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
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
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
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
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鹗在闲暇时光对士彦的怀念,以及对学术追求和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首句“沟壑崎岖徒自苦”形象地表达了求知路上的艰辛,暗示了探索真理的不易。接着,“每寻正学究天人”强调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天人之理。
“狼贪虎暴从渠斗”运用比喻,表明面对恶劣环境或挑战时,诗人坚持自我,不畏强权。然而,“月窟天根自有春”又展现出希望与乐观,即使身处困境,内心仍有如春天般的生机和希望。
“平昔操修惟至善”表达诗人一生致力于道德修养,以至善为准则。而“此来受用是清贫”则揭示了他对于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这是精神富足的体现。
最后两句“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掷地有声,诗人决心坚守是非原则,揭露黑暗,希望能扫除社会的污浊,体现了他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和高尚的理想。
昔闻楚人不识凤,忽见山鸡重购之。
我今画图写生态,羽毛五色光陆离。
扶桑天鸡啼一声,阳乌散彩天下晴。
此时山鸡亦出谷,喔喔飞来耀林麓。
千岩万壑含东风,杏花吹香春雪红。
顾影徘徊自爱惜,扬翘耸翅纷蒙茸。
竹上花间日正高,向阳吐绶垂花绦。
吴绫蜀锦织不得,戴胜偷眼惊伯劳。
切莫临溪照碧流,对镜逢人舞便休。
舞多目眩终颠仆,世人空诧韦公赋。
皇天无停枢,四运迭相迫。
朝阳忽东升,怅望倏已夕。
伊谁执其驭,六辔不遑息。
使我下土人,俯仰空役役。
我愿扳六龙,驻彼扶桑域。
遨游黄道中,流光自辉赫。
万物同一春,欣欣布佳泽。
羲和不我与,徒有泪沾臆。
昼短夜乃长,何以屏阴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