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漠漠水潺潺,危阁春归白日闲。
若问祖师消息处,眼前环列是青山。
晴云漠漠水潺潺,危阁春归白日闲。
若问祖师消息处,眼前环列是青山。
这首宋朝陈公辅的《天封瑞云阁》以清丽之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晴云漠漠水潺潺”,以“漠漠”二字描绘出云层的广阔与轻柔,与“潺潺”的流水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危阁春归白日闲”一句,通过“危阁”这一意象,展现了阁楼的高耸与春日的宁静,白日的闲适与阁楼的静默交织在一起,赋予了画面以动态与静态的和谐之美。
最后,“若问祖师消息处,眼前环列是青山”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引出答案,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环绕四周的青山。这里的“祖师消息”并非实指,而是借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悟,青山作为答案,既是对前文景物的总结,也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与深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
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
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湿屦黏烟雾,穿衣落霜霰。
笑次度岩壑,困中遇台殿。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施稀无夏屋,境僻乏朝膳。
散发抵泉流,支颐数云片。
坐石忽忘起,扪萝不知倦。
异蝶时似锦,幽禽或如钿。
篥簩还戛刃,栟榈自摇扇。
俗态既斗薮,野情空眷恋。
道人摘芝菌,为予备午馔。
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
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
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
国家省闼吏,赏之皆与位。
素来不知书,岂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
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伤哉尧舜民,肉袒受鞭箠。
吾闻古圣王,天下无遗士。
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义。
国家选贤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禄仕。
何不广取人,何不广历试。
下位既贤哉,上位何如矣。
胥徒赏以财,俊造悉为吏。
天下若不平,吾当甘弃市。
阔处只三尺,翛然足吾事。
低篷挂钓车,枯蚌盛鱼饵。
只好携桡坐,唯堪盖蓑睡。
若遣遂平生,艅艎不如是。
晓景澹无际,孤舟恣回环。
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半岩翡翠巢,望见不可攀。
柳弱下丝网,藤深垂花鬘。
松瘿忽似狖,石文或如虥。
钓坛两三处,苔老腥斒斑。
沙雨几处霁,水禽相向闲。
野人波涛上,白屋幽深间。
晓培橘栽去,暮作鱼梁还。
清泉出石砌,好树临柴关。
对此老且死,不知忧与患。
好境无处住,好处无境删。
赧然不自适,脉脉当湖山。
何时有此谿,应便生幽木。
橡实养山禽,藤花蒙涧鹿。
不止产蒸薪,愿当歌棫朴。
君知天意无,以此安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