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野学盟鸥本愿秋江分韵得鸥字》
《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野学盟鸥本愿秋江分韵得鸥字》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匡庐霜天后,不见云气浮。

木叶红已疏,山颜转清幽。

向闻有绝壑,乃在卧龙湫。

及此遂一往,幸无烟景愁。

隮攀欲其深,泉石固所求。

况有百尺崖,喷雪飞寒流。

幽岑自回抱,直下鸣青璆。

便可洗我耳,枕石忘所忧。

精神共虚廓,方物皆悠悠。

所恨非独往,不能恣夷犹。

仰叹云间鹤,俯羡谷中鸥。

先生先我来,结屋阳冈头。

虚名付忠武,灭迹慕巢由。

是间颇足居,不田亦平畴。

野人种椒橘,崖蜜易岁收。

西源有老翁,卷舌藏戈矛。

似学辟世士,乃欲邀圣丘。

先生且无然,但作一月留。

俟我有决计,它时卜从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游历庐山,探访卧龙湫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中以“匡庐霜天后”开篇,点明季节与地点,随后通过“不见云气浮”、“木叶红已疏”等描绘,展现出庐山在霜天之后的静谧与清幽。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卧龙湫的向往之情,“向闻有绝壑,乃在卧龙湫”,并实际前往,体验到“幸无烟景愁”的愉悦心情。他进一步深入探索,发现“百尺崖,喷雪飞寒流”,以及“幽岑自回抱,直下鸣青璆”的奇观,这些自然景观激发了他的灵感与情感,使他愿意“洗我耳,枕石忘所忧”。

诗中还蕴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如“精神共虚廓,方物皆悠悠”,以及对未能独自享受这份宁静的遗憾。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思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仰叹云间鹤,俯羡谷中鸥”表达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并提到友人朱熹先他一步在此地结屋,象征着志同道合者的相聚与心灵的共鸣。全诗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近闻直学冯子容以家产中丘乘之赋作诗戏之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关。

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遗基十万间。

宁许富儿通市籍,只求贤士共欢颜。

那知等级输邦计,亦许颜原见一班。

(0)

再次前韵

堆案文书不用嗟,新诗字字说芳华。

题舆事省时眠草,纶阁文高合判花。

莫待春归空怅望,须知醉里有生涯。

如何为向邦侯说,整顿清明载酒车。

(0)

酬伯氏再用前韵

自方国小难回袖,不畏秦彊欲奏盆。

遥想调琴堂上日,仁风曾使满千门。

(0)

挽颐轩张朝奉·其一

蔼然一气备天和,不尽人间岁月多。

乡里同声称佛子,儿孙相继奋儒科。

蠲租捐廪今无有,刲豕然灯可奈何。

德在人心真不朽,几多麟碣污山河。

(0)

和硕夫兄五松韵

重开甲子旧年华,莫问行程差不差。

幸有数杯浇舌本,不须一笔镂心花。

岁无腊雪非人福,时到春风不我赊。

两手托天缘有气,箪瓢陋巷也为家。

(0)

和易岩兰菊韵

小春天气未和平,冷暖于人孰重轻。

幽菊瘦兰皆有味,凄风楚雨自无情。

披来破衲便身稳,写到新诗彻骨清。

个里不知谁得失,薰莸境界要分明。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