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拂疏棂,淡月侵凉榭。
四畔青山进好风,金鸭香煤灺。
宝唾粲珠玑,长袖飘兰麝。
莫问更楼夜若何,且结高阳社。
修竹拂疏棂,淡月侵凉榭。
四畔青山进好风,金鸭香煤灺。
宝唾粲珠玑,长袖飘兰麝。
莫问更楼夜若何,且结高阳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雅的画面。"修竹拂疏棂"写出了修长的竹子轻轻摇曳,穿过稀疏的窗棂,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淡月侵凉榭"则描绘了明亮但并不刺眼的月光洒在凉亭中,带来一丝清凉。"四畔青山进好风"进一步描绘了青山环抱中的微风习习,清新宜人。
"金鸭香煤灺"暗示了室内温暖的气氛,可能是炉火燃烧,香烟袅袅,增添了诗意。"宝唾粲珠玑,长袖飘兰麝"通过精致的吐词和衣香,展现出宴席上人物的华贵与文雅,犹如明珠般璀璨,香气四溢。
最后两句"莫问更楼夜若何,且结高阳社"表达了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多关注夜晚的时光流逝,不如沉浸在这美好的聚会中,享受当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豪放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