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卯岁紫微谢公赴南阳过叶县陪游兴庆精舍题名壁间而去庚辰岁余来按田因访旧迹衋然于怀故作此谣以志其悲》
《己卯岁紫微谢公赴南阳过叶县陪游兴庆精舍题名壁间而去庚辰岁余来按田因访旧迹衋然于怀故作此谣以志其悲》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昔与南阳太守行,车骑休时访庭柏。

今来重看壁间题,太守已为泉下客。

独留清血是门人,怊怅便令生死隔。

(0)
翻译
昔日曾与南阳太守同行,车马休息时他来探望庭院柏树。
今日再来重看墙壁上的题字,那位太守已长眠地下成过客。
只留下清白的遗志由门人传承,此情此景让人惆怅,生死相隔已无从相见。
注释
昔:过去。
南阳太守:古代地名,指南阳地区的行政长官。
车骑:乘车马出行。
访:拜访。
庭柏:庭院中的柏树,象征长寿和尊贵。
壁间题:墙壁上的题字或诗篇。
泉下客:指去世的人。
清血:清白的节操或遗志。
怊怅:惆怅、悲伤。
生:活着的人。
死:去世的人。
隔:隔绝,这里指阴阳两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表达了对故友南阳太守的怀念之情。首句回忆与太守共游的往事,车马休息时探访庭中柏树,显得轻松愉快。然而,当诗人再次来到壁上题字的地方,太守却已去世,成为泉下的幽魂,这引发了深深的哀伤。

"太守已为泉下客"一句,直接揭示了人事变迁,昔日的欢聚如今只剩壁上的遗迹和太守的亡灵。"独留清血是门人",这里的"清血"可能象征着太守的精神或遗志,诗人作为门人,感到孤独和怅惘,因为生死相隔,再也无法与恩师一同游历。

最后两句"怊怅便令生死隔",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惋惜和悲痛,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故人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昔今,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失去的哀愁。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白发三首·其一

安仁美姿容,掌珠宁忍堕。

优游散骑省,渥丹照青琐。

命驾出郊坰,流辉生炙輠。

妇人连手萦,投我以珍果。

四八欻二毛,霜茎日已夥。

无复昔遨游,况乃多轗轲。

道逢掷瓦石,何独张与左。

(0)

五子咏.其一.朱王孙仲韶.统?

王孙耽历学,要妙岂汝泄。

一游忽思归,得微合明哲。

索我先辈书,蒿庐用编缀。

宝君梅花笔,至今香不灭。

(0)

端溪大水歌·其四

银台金阙郁岧峣,白浪如山怅未消。

十里平湖千里月,几时重整木兰桡。

(0)

重九前一日与兰溪童叔京集饮番禺署中分韵

疏雨过城头,城高易感秋。

明朝重九节,动我故乡愁。

世乱同为客,天涯此唱酬。

晚晴山月上,洗盏更登楼。

(0)

重哭周角长·其一

吞声成死别,唧唧忆生时。

笃厚诚天性,虚怀使我思。

黄泉徒有恨,白首会无期。

寂寞门前柳,空垂万缕丝。

(0)

甲寅秋麦盛际返自晋阳过我斋头别之次日寄我以诗兼惠仪物走笔赋答·其三

赠我西凉物,绒毡色色精。

顿令少年梦,直绕九边城。

垂老有何好,疏狂易作惊。

细观还使者,已荷古人情。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