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常引二首·其二客中闻歌》
《太常引二首·其二客中闻歌》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太常引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0)
翻译
正值杏花开放,燕子也飞来飞去的忙碌,这一切都显出春景的美。偏偏就因为春光绚丽,这几日中,风的号子是那么的凄凉,雨打在身上也是那么的冷。
杨柳的枝叶四处飘散,桃树与银杏树上的花苞、叶儿依旧玲珑娇小。我独自一人站在这景中想自己的心事。刚刚等到我停止了心头的思绪,风将叶儿吹起一片,那吹萧的箫声,也随着风晃荡过墙头,飘向远方。
注释
者:犹“这”。
杨枝:唐诗人白居易侍妾樊素,因善歌《杨柳枝》得名。
桃根:晋代王献之妾桃叶之妹。
鉴赏

这首清代项鸿祚的《太常引·二首(其二)客中闻歌》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杏花开了燕飞忙”,以杏花盛开和燕子忙碌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时节。然而接下来,“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转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转瞬即逝的惋惜,因为这几天风雨交加,破坏了春日的宁静。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运用了象征手法,杨柳的飘摇和桃花的娇弱,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依。最后,“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以悠扬的箫声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绪,那声音仿佛穿透了墙壁,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无法逃避对远方的思念。

整首词通过对比春光的美好与现实的凄凉,以及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惜余春慢.慈仁寺双松。相传有清中叶重植,非渔洋诸老所题旧物。寺燬于庚子兵燹,松独无恙。社集分咏京师花木,召南拈得,以平生未睹为憾。偶偕访之,一已枯萎,盖昨岁栖止流民,爨湢所侵也,慨然同赋

佛国沧桑,仙根陵谷,太息树犹如此。

摊书客去,题障诗传,都付洛阳残记。

龙蜕何年复生,溜雨皴痕,拿云腾势。

纵苍髯非古,也曾亲见,贞元朝士。

凭吊劫火迷茫,梵香零落,栖鹤仅留孤翠。

空王殿宇,故国风烟,谁省眄柯深意。

门外垂杨送春,分到新阴,炊羹堂里。

任行吟、庭静清涛,凄影夕阳铺地。

(0)

周氏园居

高花落落照轩明,沼水涓涓绕砌声。

静里闻香醒倦思,雨中无事见閒情。

(0)

拜书学博士作

昔梦浮生定是非,家山且喜隔年归。

扁舟又出栏潮闸,出处初心老更违。

(0)

送大郎应举

天下英才米大郎,朝来跨马入文场。

绪馀惊世须魁选,归带蟾宫桂子香。

(0)

江皋晚望

柳外舣舟晚,醉馀双眼醒。

水光涵一气,星彩动圆灵。

炯炯月初上,翛翛风更泠。

远山横秀碧,淡墨说吾经。

(0)

壮观后诗同二公游壮观上呈府公工部

壮观不到俄四期,叮咛老思模雄奇。

群山势活各奔走,大川气敛合众离。

苍嵚留雪玉刻巧,碧落静滑红轮驰。

寒潮不生九泽冻,行胶与子约再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