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这首清代项鸿祚的《太常引·二首(其二)客中闻歌》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杏花开了燕飞忙”,以杏花盛开和燕子忙碌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时节。然而接下来,“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转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转瞬即逝的惋惜,因为这几天风雨交加,破坏了春日的宁静。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运用了象征手法,杨柳的飘摇和桃花的娇弱,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依。最后,“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以悠扬的箫声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绪,那声音仿佛穿透了墙壁,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无法逃避对远方的思念。
整首词通过对比春光的美好与现实的凄凉,以及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佛国沧桑,仙根陵谷,太息树犹如此。
摊书客去,题障诗传,都付洛阳残记。
龙蜕何年复生,溜雨皴痕,拿云腾势。
纵苍髯非古,也曾亲见,贞元朝士。
凭吊劫火迷茫,梵香零落,栖鹤仅留孤翠。
空王殿宇,故国风烟,谁省眄柯深意。
门外垂杨送春,分到新阴,炊羹堂里。
任行吟、庭静清涛,凄影夕阳铺地。
天下英才米大郎,朝来跨马入文场。
绪馀惊世须魁选,归带蟾宫桂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