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徐州数千里尽为水患淤塞进舟之难赋此》
《经徐州数千里尽为水患淤塞进舟之难赋此》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沙涨桓山汶水东,南来舟楫若为通。

丁夫已厌新河苦,野老仍嗟岁计空。

旅枕孤城闻夜柝,褐衣长路叹秋风。

千村遍没人家少,满目川原感慨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徐州地区因水患淤塞导致的交通困难与民生疾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灾难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联“沙涨桓山汶水东,南来舟楫若为通”开篇即点出主题,沙涨淹没了桓山和汶水东岸,使得南来的船只难以通行。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水患的严重程度。

颔联“丁夫已厌新河苦,野老仍嗟岁计空”进一步揭示了水患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丁夫(指成年男子)已经对新开的河流感到厌倦,因为这带来了劳役之苦;而老农们则哀叹一年的收成化为乌有,生活陷入困境。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水患给人民带来的双重痛苦。

颈联“旅枕孤城闻夜柝,褐衣长路叹秋风”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旅人枕着孤城,夜晚听到柝声(古代守城巡逻所击的木梆),心中充满孤独与不安;行人走在漫长的路上,秋风吹过,更添了几分悲凉。这两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尾联“千村遍没人家少,满目川原感慨中”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村地区因水患而荒废景象的深切感慨。千村之中,人烟稀少,满眼望去,川原一片荒凉,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灾民的同情和对治理水患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患造成的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三和陈元载中秋小集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羃羃。

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

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

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

我辈情钟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

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

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

(0)

蝶恋花

开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

酒有尽时情不尽。日长只恁厌厌闷。

经岁别离闲与问。花上啼莺,解道深深恨。

可惜断云无定准。不能为寄蓝桥信。

(0)

失调名

柏觞敛滟银幡小。

(0)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其三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0)

岁菊

不逐登高老孟嘉,同来守岁阿戎家。

能将秋圃风霜骨,直作寒梅辈行花。

香称屠苏浮腊蚁,色侵幡胜插云鸦。

老夫细把金英撷,独拟明朝早供茶。

(0)

须语眉

只为长供撚断吟,萧疏早受雪霜侵。

羡君闲冗浑无用,留得童乌尚到今。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