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窠扁石镌垂绅,声色不动惟天真。
分明昼锦记内语,中心藏之如此人。
擘窠扁石镌垂绅,声色不动惟天真。
分明昼锦记内语,中心藏之如此人。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与内在精神。"擘窠扁石镌垂绅",以大字刻在石上的扁额比作瀑布,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情景,如同垂下的绅带一般。"声色不动惟天真",虽然瀑布发出轰鸣之声,却依然保持着其自然的本质,不为外界所动,展现出一种纯粹与真实的美。
接下来的两句"分明昼锦记内语,中心藏之如此人",将瀑布与历史上的“昼锦”故事相联系,昼锦指的是古代一位将军得胜归来,衣锦还乡的情景。这里将瀑布的声音比作昼锦将军内心的言语,暗示瀑布的声响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力量。同时,"中心藏之如此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内涵,仿佛瀑布的每一次跌落,都像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呼唤或思考,充满了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瀑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赋予了瀑布以人文情怀,使其成为一种象征,传达出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尚书襟怀绝萧洒,挥毫往往凌董马。
平生一笔颇自珍,数尺新图为君写。
齐山遥接吴山青,碧波万顷孤帆征。
东风绿遍汀洲草,总是岐亭离别情。
一向江南一江北,离情浩荡嗟何极。
正如江上之碧波,纵有并刀那剪得。
当时巳足令心愁,如今况复隔罗浮。
掩图却上高台望,但见远海连天流。
莫归朝出谁与似,蜃雾蛮烟结悽楚。
木棉花落鹦鹉飞,苦竹丛深鹧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