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其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其一》全文
唐 / 雍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0)
翻译
夕阳下的水面树木显得清凉,池塘里秋天的气息浓厚。
庭院秋风轻轻吹过,落叶堆积在台阶,露水洗净了寒冷的莎草。
忧郁的燕子在灯光下呢喃,恋人们在月光下悄然走过。
听到远处的捣衣声,心中已觉离别,虫鸣声又与之相应和。
注释
水木:水面树木。
夕阴:夕阳的余晖。
秋意:秋天的气息。
庭风:庭院秋风。
故叶:落叶。
阶露:台阶上的露水。
寒莎:寒冷的莎草。
愁燕:忧郁的燕子。
窥灯语:在灯光下呢喃。
情人:恋人。
砧声:捣衣声。
虫响:虫鸣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静谧。开篇“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两句,以淡漠的色彩勾勒出秋日的宁静,水边林木在傍晚时分显得尤为凉薄,而池塘中的秋意则是诗人心中所蕴含的情感。

接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秋风轻拂,旧叶纷飞,以及清晨台阶上的露水,使得一切显得格外纯净和凉爽。这里的“故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而“寒莎”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两句,转而描写了夜幕降临时的情景。燕子在灯光下探头窥视,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忧愁,而那离别的情人,在望着月亮穿越天际时,又增添了一份思念之情。

最后“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两句,则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剩下了远处砧石的敲击声已经渐行渐远,而身边的虫鸣却又恢复到了和谐的状态。这里通过对比手法,使得离别之感和孤独之情愈发凸显。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丰富情绪,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怀念。

作者介绍

雍陶
朝代:唐   字:国钧   籍贯:成都   生辰:约789~873以前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猜你喜欢

讲易

易理分明在画中,谁知易道画难穷。

不知画意空笺注,何异丹青欲画风。

(0)

送李及甫侍郎知筠州

珥笔风声播上流,旧闻道院颇优游。

好将省闼弥纶手,聊寄朝廷共理忧。

阖境钩锄知少盗,他时襦裤会腾讴。

自惭为郡无佳政,且作卢敖汗漫游。

(0)

立春·其一

馀闰推迁岁已新,青阳不待月加寅。

朔风卷雪寒催腊,和气消冰早变春。

细饼堆盘随旧俗,磔牛当路乐村民。

流光衮衮催人老,心地閒来只任真。

(0)

竹轩二首·其二

冬凋峰木雪缟庐,落眼青青却笑渠。

花时吹笋排林上,吴州还见竹溪图。

(0)

岁莫江南四忆·其一

瘦梅如玉人,一笑江南春。

照水影如许,怕寒妆未匀。

花中有仙骨,物外见天真。

驿使无消息,忆君清泪频。

(0)

奉酬晁强伯见和晓晴长句

元祐文华揭綵旌,金沙别乘有家声。

天教云彩归何处,诗共晴光欲斗明。

已阁山前山后雨,尚堪水北水南行。

不应文石班中客,肯伴韦郎赋晓莺。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