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其一外大父方伯公》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其一外大父方伯公》全文
明 / 袁宗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风神只似壮龄时,鹤发丹颜古接䍦。

此日南平白社长,当年中土紫薇司。

灯前历历蝇头字,箧里翩翩近体诗。

江月江花时共赏,非仙非隐使人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而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他虽已鹤发丹颜,却保持着年轻时的风采与活力。诗人通过“风神只似壮龄时”这一句,巧妙地展现了老人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内心依旧充满激情与朝气。接着,“鹤发丹颜古接䍦”进一步刻画了老人的外貌特征,以鹤发和丹颜象征其高寿与智慧,同时“古接䍦”则暗示着老人与古代贤哲相接,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日南平白社长,当年中土紫薇司”两句,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对老人身份的尊敬与感慨。南平白社长可能指的是老人在地方上的地位与影响力,而“中土紫薇司”则可能暗指其在朝廷或文化界的重要角色,显示了老人过去辉煌的成就与贡献。

“灯前历历蝇头字,箧里翩翩近体诗”描绘了老人晚年的生活场景,他在灯下阅读蝇头小字的书籍,整理着精美的近体诗集,体现了他对知识与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在老年也未曾放弃对学问的探索。

最后,“江月江花时共赏,非仙非隐使人疑”两句,通过自然美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氛围。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活的美好,既非仙人般超凡脱俗,也非隐士般遁世避世,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于世间,令人对其生活态度与人生境界产生深深的敬仰与疑惑,即为何能如此从容不迫,达到如此高远的人生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者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与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与高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袁宗道

袁宗道
朝代:明   字:伯修   籍贯:荆州府公安   生辰:1560—1600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你喜欢

经筵词二十首·其十一

行出班东面照西,胪声高飏叩头齐。

参差进讲并肩立,轮着周书孟子题。

(0)

望夫石

望夫何日归,空闺锁夕晖。

石从心内化,人到眼中稀。

海月上妆镜,山荔长春衣。

巫山云雨梦,空伴楚王飞。

(0)

西园四首·其一

绿阴红雨大江头,远有三山近十洲。

花外画轮莲叶棹,夜深灯火上西楼。

(0)

南旺湖二首·其一

爱此长堤夹树行,北来乡土倍关情。

青山白水浑相似,只欠提壶布谷声。

(0)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十五

江上高楼隔晚霞,蒲团静结倚窗纱。

暗香一道随风力,知是前村枳橘花。

(0)

辛丑归途中绝句八首·其二

弱柳风前转,新凉水际浮。

莼鲈如有待,归日正逢秋。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