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烟光百道随,踏歌声里影灯奇。
排当总要呈新巧,长此安穷语可思。
一线烟光百道随,踏歌声里影灯奇。
排当总要呈新巧,长此安穷语可思。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独特之美。
首句“一线烟光百道随”,以“一线”烟光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灯火在夜空中延展的壮观景象,仿佛一条条流动的光线,随风而动,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次句“踏歌声里影灯奇”,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描述了人们在踏歌欢舞中,光影交错的奇特景象。踏歌之声与灯光的闪烁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欢乐而又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排当总要呈新巧”,点明了元宵节灯会的特色——创新与巧妙。无论是灯笼的设计、摆放还是装饰,都力求新颖别致,展现出匠人的智慧与艺术追求。
最后一句“长此安穷语可思”,表达了对这种传统节日活动的赞美与思考。它不仅让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更在精神上找到了归属感与幸福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持久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灯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清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蕴含着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
马鞍山在句吴东,山中佳气时郁葱。
层峦起伏积空翠,芙蓉削出青天中。
六丁夜半石垒壁,殿阁煌煌绚金碧。
响师燕坐讲大乘,虎来问法作人立。
天花散雨娑罗树,闻声供命云深处。
我时细读孟郊诗,兴来更上龙洲墓。
忆昔曾同信信友,七尺枯藤长在手。
数年音问堕茫然,顿觉羁怀醉如酒。
嗟彼习俗耽欢娱,锦鞯细马红氍毹。
画船吹箫挝大鼓,吴儿棹歌越女歈。
只今歌乐难再得,面颜已带风尘色。
何如张宴溪上楼,山光倒浸湖光白。
我爱虎头金粟子,十载论交淡如水。
每怀故旧参与商,三老到门惊复喜。
我留玉山君即归,天风泠泠吹客衣。
人生会合如梦寐,焉能对酒成吁嚱。
我歌长歌君起舞,山川信美非吾土。
褰裳涉涧采昌阳,且向山中作端午。
《端阳前一日于顾仲瑛席上分题赋得昆山》【明·自恢】马鞍山在句吴东,山中佳气时郁葱。层峦起伏积空翠,芙蓉削出青天中。六丁夜半石垒壁,殿阁煌煌绚金碧。响师燕坐讲大乘,虎来问法作人立。天花散雨娑罗树,闻声供命云深处。我时细读孟郊诗,兴来更上龙洲墓。忆昔曾同信信友,七尺枯藤长在手。数年音问堕茫然,顿觉羁怀醉如酒。嗟彼习俗耽欢娱,锦鞯细马红氍毹。画船吹箫挝大鼓,吴儿棹歌越女歈。只今歌乐难再得,面颜已带风尘色。何如张宴溪上楼,山光倒浸湖光白。我爱虎头金粟子,十载论交淡如水。每怀故旧参与商,三老到门惊复喜。我留玉山君即归,天风泠泠吹客衣。人生会合如梦寐,焉能对酒成吁嚱。我歌长歌君起舞,山川信美非吾土。褰裳涉涧采昌阳,且向山中作端午。
https://shici.929r.com/shici/zAGN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