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华竭,休嫌物力微。
学如寒乞米,文是借披衣。
艺苑花含泪,黉门草长肥。
荡然名教外,游骑竟忘归。
天地英华竭,休嫌物力微。
学如寒乞米,文是借披衣。
艺苑花含泪,黉门草长肥。
荡然名教外,游骑竟忘归。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学问、艺术与人生深刻的思考。首句“天地英华竭,休嫌物力微”开篇即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有限与人类追求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资源的微小而放弃追求。接下来,“学如寒乞米,文是借披衣”,将学习比作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米粒,以及借用他人的衣物来遮体,形象地表达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与必要性。
“艺苑花含泪,黉门草长肥”两句,通过“含泪”的花朵和“长肥”的草地,分别象征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投入与教育环境的滋养,暗示了艺术与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最后,“荡然名教外,游骑竟忘归”则表达了在世俗名利之外,仍有心灵的归宿与追求,即使在游荡中也难以忘怀内心的向往与回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学问、艺术和人生的深刻见解,还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我非仲长统,乐志开家园。
邻人助幽胜,陂池广无藩。
鱼鸟以类聚,花木逐年繁。
种梅亦结子,种竹亦生孙。
居家每涉趣,近市复辞喧。
煌煌都城侧,寂尔成丘樊。
丘樊不自爱,乃从兼善言。
兼善本大义,无施成素餐。
孟轲去已久,此义当谁论。
逐臣远系湘江上,散发行歌日悲壮。
郡门江水急东流,廨宇山云作炎瘴。
去年花发悲阳春,今岁花开更泥人。
种瓜不及青门客,怀橘空思白发亲。
少年意气干云起,中路摧藏乃如此。
徒劳殴血走风尘,不救折腰临督史。
桂林夫子旧同心,献玉君门共陆沈。
千首楚歌犹跌宕,一瓢颜巷自萧森。
春风闭户意何如,遥遣娇儿奉素书。
倘蒙大府明公檄,莫惜荒城使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