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舟人既畏寒复畏盗》
《闻舟人既畏寒复畏盗》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缥缈凌空一叶船,闭篷端类管窥天。

千林尽赭当寒月,万室俱枵更俭年。

未必风饕真堕指,其如草窃正垂涎。

瓶梅斗汲山斋夜,曷不归欤枕石眠。

(0)
翻译
一艘轻盈的船只在空中飘荡,仿佛闭着篷顶窥视天空。
在寒冷的月光下,满树林都呈现出暗红色,万座房屋空无一人,正值艰难岁月。
或许风并非真的贪婪到摧毁一切,但草木却在偷偷地渴望生长。
夜晚,我在山斋中独自提壶浇灌瓶中的梅花,何不就此归隐,枕石而眠呢?
注释
缥缈:形容轻盈、模糊不清。
凌空:在空中。
管窥天:比喻从狭小的视角看世界。
赭:暗红或褐色。
寒月:寒冷的月亮。
枵:空虚,空荡。
未必:不一定。
风饕:形容风强烈。
堕指:摧毁手指,这里比喻破坏力大。
草窃:草木的生长。
垂涎:渴望,流口水,比喻非常想要。
瓶梅:插在瓶中的梅花。
山斋:山中的书斋。
夜:夜晚。
枕石眠:枕着石头睡觉,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漂泊的生活场景。开篇"缥缈凌空一叶船",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一艘小船在空旷中飘渺的情形,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受。而"闭篷端类管窥天"则展示了诗人通过窗棂向外窥视天际的景象,透露出一种隔绝与寂寞。

接着,"千林尽赭当寒月,万室俱枵更俭年"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色,树木变黄,家家户户都闭门谢客,流露出一份深秋的萧瑟和岁月的荒凉。

诗人在"未必风饕真堕指,其如草窃正垂涎"中表达了一种疑惑与自我安慰的情绪,或许不是真的被世事所困扰,只是像草丛中静坐的人,心中有着自己的小世界。

最后,"瓶梅斗汲山斋夜,曷不归欤枕石眠"则展现了诗人在深夜里用瓶装酒、梅花和清泉自娱的生活片段。诗中的"曷不归欤枕石眠"表达了一种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枕着岩石安然入睡,是对现实中不安静心灵的一种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扇上竹枝

寒梢虽数叶,高节傲霜风。

宁肯随团扇,秋来怨箧中。

(0)

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

峄山白桐千年枝,金星烂烂蛇蚹皮。

文光七轸蓝田玉,冰弦细绕吴蚕丝。

丹山云煖凤凰语,露草寒蛩诉秋雨。

娥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

翠岩悬瀑锵琼瑶,雷霆霹雳轰层霄。

瞥波细萍游荡漾,劈空轻絮飞飘飖。

仙林唳鹤惊离别,老龙湫底吟寒月。

海门送上子胥潮,澎湃奔腾卷残雪。

羽人潇洒颜如仙,冯虚来往黄山巅。

古音净洗筝琶耳,何须更濯丹砂泉。

(0)

秋日作

水晶帘动桂花风,湘簟凉生八月中。

魄落小窗银烛里,乌丝雪茧寄秋鸿。

(0)

车驾渡江

朱旗画戟拥晴沙,锦缆牙樯照浪花。

佳气迥浮江北树,晓光初绚海东霞。

云中鸾凤扶丹毂,水底鱼龙识翠华。

不用临流羡天堑,只今四海尽为家。

(0)

京都十景·其九南囿秋风

别苑临城辇路开,天风昨夜起官槐。

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旓拂地来。

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

宸游睿藻年年事,况有长杨侍从才。

(0)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中华不是胡居处。

江淮赤气亘天明,居庸是汝来时路。不如归去。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