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黄花皆佛性;清池皓月照禅心。
- 鉴赏
这副集句联由清代诗人吴镇所作,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佛教哲学的深邃意境。
上联“翠竹黄花皆佛性”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翠绿的竹子和金黄的花朵在视觉上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寓意着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蕴含着佛性的光辉。这里的“佛性”指的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真理、智慧和慈悲,强调了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理念。
下联“清池皓月照禅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清澈的池水映照着明亮的皓月,禅心在这里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通过这一画面,诗人表达了通过冥想和内省,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如同池水映月般清晰透明,揭示出内在世界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副集句联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宁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岑年伯见和步韵称谢并谢周莓厓都堂
正月连阴三十朝,且喜今朝见日色。
忽然仙老送歌来,照日读之光无极。
既似明霞流玉宇,又如碧涧飘红雨。
杏树枝枝漱露丹,桃花朵朵笼烟紫。
笼烟漱露竞新妍,一度一看一可怜。
学海翻波襄太华,词源滚浪拍天边。
阳春古调徽音远,余欲和之风力软。
惊看三峡斗狂澜,自笑江沱空婉转。
东园花气隔帘闻,迢递柔风细雨匀。
自是春光春思好,况逢诗句十分春。
独怜碧眼看花早,昨日花开今已老。
得高歌处且高歌,有旨酒无吾颇好。
龙德歌寿甘泉湛尊师·其二
龙之起,德施斯普。日照其鳞,云曳其尾。
下水上腾,和风甘雨。桑杨在山,菁莪在沚。
发育化生,三千桃李。北自幽并,南踰交阯。
过化存神,风行草靡。
于戏,龙寿无已兮,百千斯年乘元气以终始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