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情易白头,青山穿穴且夷犹。
杖藜登眺非狂傅,荷锸讴吟似醉刘。
明月一规虚茧室,白云千顷閟丹丘。
何人为树东门槚,宁识神仙汗漫游。
岁月无情易白头,青山穿穴且夷犹。
杖藜登眺非狂傅,荷锸讴吟似醉刘。
明月一规虚茧室,白云千顷閟丹丘。
何人为树东门槚,宁识神仙汗漫游。
这首明代童轩的诗《全居卷为姑苏张彦广题》以岁月无情和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岁月无情易白头”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而“青山穿穴且夷犹”则描绘了一幅山川静谧的画面,暗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
“杖藜登眺非狂傅,荷锸讴吟似醉刘”两句,诗人以典故自比,借古代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趣。"狂傅"指行为放纵不羁的傅说,"醉刘"则可能指的是刘伶嗜酒如命,诗人说自己并非狂放之人,而是像刘伶那样在劳作中享受诗意的生活。
“明月一规虚茧室,白云千顷閟丹丘”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明月和白云比喻为超脱尘世的清静生活,暗寓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虚茧室”和“丹丘”都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何人为树东门槚,宁识神仙汗漫游”以设问收尾,诗人询问谁能理解自己种槚树(槚,一种茶树)的深意,其实是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神仙般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