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鹢齐飞簇画旗,甲光如水入云低。
长杨五柞遥相望,笳鼓归来日每西。
彩鹢齐飞簇画旗,甲光如水入云低。
长杨五柞遥相望,笳鼓归来日每西。
这首诗描绘了昆明池畔的一场盛大的乐舞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宫廷的奢华与壮观。
首句“彩鹢齐飞簇画旗”,以“彩鹢”象征华丽的船只,与“画旗”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气势恢宏的画面。船只并排行驶,旗帜随风飘扬,展现出乐舞活动的热烈与壮观。
次句“甲光如水入云低”,将甲胄的光芒比作流动的水面,与天空中的云朵形成对比,既突出了甲胄的光泽,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这一句巧妙地将军事元素融入到乐舞场景中,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第三句“长杨五柞遥相望”,提到“长杨”与“五柞”,这两个地名在古代常与皇家园林或宫殿相关联,暗示了活动地点的尊贵与宏伟。同时,“遥相望”三个字,描绘了远处景物的辽阔与深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最后一句“笳鼓归来日每西”,以“笳鼓”代表乐舞的结束,随着音乐的渐弱,日落西山,整个活动似乎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落幕。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乐舞活动的圆满与和谐,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成功地再现了昆明池畔乐舞的盛况,展现了元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雁飞渡江谋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苹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烟雨轻阴,庭院悄寒,晴意难准。
社前燕子归来,恰换一番花信。
春光全在,杏花红闹枝头,双鸾衔上金钗鬓。
待到尽开时,又胭脂成粉。
堪恨。
西园扑蝶,人间芳径,踏青鞋润。
帘影**、竟日瞢腾如困。
惜花中酒,寻常过了年年,情多那得离愁尽。
翠被不成温,满薰篝兰烬。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
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
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
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
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
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
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头一首为乙丑初度原作己丑误)三十九年我,老色上吟髭。
生辰月宿南斗,正合退之诗。
今岁两逢正月,准算恰成四十,岁暮日斜时。
腊彘剐红玉,汤饼煮银丝。
炷炉香,饮杯酒,赋篇词。
萧然世味,前身恐是出家儿。
天下谁非健者,我辈终为奇士,一醉不须辞。
莫问黄杨厄,春在老梅枝。
银蟾半露婵娟影,西风早、次第中秋天气。
凉透小帘栊,乍夜长迟睡。
见说灵岩山色好,甚也不浓如归意。
归未。
趁西泠载酒,南园寻桂。
还又客里生朝,把金尊绿酒,与谁同醉。
烟雨隔垂虹,望美人秋水。
桃叶妆楼团扇曲,但小草、鸾笺相寄。
传示。
送白萍一翦,碧云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