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重理旧潺湲,能费亭前玉几竿。
云卧半檐晴亦雨,雪飞六月午犹寒。
野人久有烟霞癖,官屋何如天地宽。
白傅极知儿戏耳,一生水石作奇观。
竹泉重理旧潺湲,能费亭前玉几竿。
云卧半檐晴亦雨,雪飞六月午犹寒。
野人久有烟霞癖,官屋何如天地宽。
白傅极知儿戏耳,一生水石作奇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田园风光。开篇“竹泉重理旧潺湲,能费亭前玉几竿”两句,通过对竹林中泉水重新疏导和修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心呵护与修缮。其中,“旧潺湲”表达了一种久远而温馨的记忆,而“玉几竿”则描绘出一幅幽雅宁静的画面。
接着,“云卧半檐晴亦雨,雪飞六月午犹寒”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奇特而又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云、雨、雪等天气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力量的赞美。
“野人久有烟霞癖”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执着,这里的“烟霞癖”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官屋何如天地宽,白傅极知儿戏耳,一生水石作奇观”几句,通过对比官宅与广阔天地的宽广,以及对“白傅”的赞美和“一生水石作奇观”的表述,诗人传达了自己的生活哲学,即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于简单、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每个字句都渗透着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佳作。
芙蓉得雨一齐开,开尽秋花客不来。
到得客来花已老,晚妆犹可两三杯。
吾父先归吾未可,吾母已行犹顾我。
儿女喜归未鲜悲,我愁安得似儿痴。
墙头人看不须羡,居者那知行者叹。
昨日幸晴今又雨,天公管得行人苦。
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
人家养子要作官,吾亲此行谁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