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无展事,语不投机。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表达了对言语交流中真实与虚伪、机巧与直率的思考。
"言无展事",意指言语不能如实表达事情的本质,强调了言语与事实之间的差距,提醒人们在交谈中要避免空洞无物或言不由衷。"语不投机"则进一步指出,如果言语不能与对方的心意相契合,那么沟通就会变得无效。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这两句揭示了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过于迎合他人言语,失去了自我,二是拘泥于字句,陷入死板的学习模式,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个人智慧的丧失。
最后的"逢人不得错举",告诫人们在与人交往时要谨慎选择言辞,避免因一时失言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教导人们在言语交流中应追求真实、恰当和灵活,避免落入言语的陷阱。
暝霭黄昏,灯檠上、荧荧初炙。
银焰袅、孤光分夜,寸心凝碧。
留照娇颜欢笑偶,上元庆赏嬉游夕。
笑聚萤、积雪与偷光,寒儒忆。蝶眷恋,成何得。
花传喜,知何日。听邻家昨夜,扣阍谁觅。
焰短始知新月上,摇红孤馆因风急。
恨那人、别后不成眠,时时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