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二十三》
《己亥杂诗·其二十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移桃接李尽成春,果硕花浓树愈新。

难怪球西新辟地,白人换尽旧红人。

(0)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二十三)》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移桃接李”这一形象化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寓含着对社会变革与时代更迭的深刻思考。

首句“移桃接李尽成春”,以“移桃接李”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绽放,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这里的“尽成春”强调了春天的全面覆盖,万物皆被春意所感染,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次句“果硕花浓树愈新”,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主题。硕大的果实与浓郁的花朵,不仅使树木更加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经过春日的滋养,事物得以成长壮大。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象征,暗示着通过努力与创新,社会可以不断进步,焕发出新的活力。

后两句“难怪球西新辟地,白人换尽旧红人”,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层面,探讨了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问题。这里的“球西”可能指的是西方世界,“新辟地”与“旧红人”的更替,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通过“白人换尽旧红人”的描述,诗人或许暗指西方文明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原有文化或价值观的改变与消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春天之美,更蕴含了对社会变革与文化演进的深思。黄遵宪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诗句,表达了对新时代的期待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其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怀与视野。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定风波 昆山路漕席上

舞袖歌鬟簇画堂。
就中偏是展家娘。
待道无情还有思。
恰似。
昆山日暖凤求凰。
海上潮生人尽醉。
催起。
兰舟分散不成双。
回首玄都春梦里。
从此。
桃花应自怨刘郎。

(0)

高阳台 题赵仲穆作陈野云居士山水便面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
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
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
谁将玉斧*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
忆王孙,芳草江南,暗*残春。

(0)

踏沙行 江上送客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
无情桃叶江头渡。
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邪落絮。
明朝重觅吹笙路。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

(0)

虞美人 题临川叶宋英千林白雪 多自度腔,

千林白雪花间谱。
价重黄金缕。
尊前自听断肠词。
正是江南风景落花时。
红楼翠舫西湖路。
好写新声去。
为凭宫羽教歌儿。
不道峰居才子鬓如

(0)

兰陵王 临川寓舍闻筝

晚风恶。
墙外杨花正落。
秋千罢、人在琐窗,犹怯春寒下帘幕。
多情倦绣作。
恰了棠梨半萼。
移金雁、应是自调,尽寄深情与弦索。
数声白瓴雀。
又歇拍多时,娇甚弹错。
新声旧谱多忘却。
想红香憔悴,锦书缭邈,匆匆前度见略略。
甚如在天角。
雾阁。
闭银*。
柰梦断行云,青鸟难托。
三生书记情缘薄。
记旧家歌舞,那时行乐。
桃枝人面,问酒家,负旧约。

(0)

花心动 剑浦有感

花信风寒,绮窗深、匆匆禁烟时节。
燕子乍来,宿雨才晴,满树海棠如雪。
黛眉准拟明朝画,灯花翦、妆奁双叠。
负佳约、鹊还误报,燕应羞说。
宝镜将圆又缺。
从涩尽银簧,怕吹鸣咽。
一霎梦魂,也唤相逢,依黯断云残月。
古来多少春闺怨,看薄命、无人如妾。
软绡帕、凭谁寄将泪血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