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
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
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
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
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
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
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
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于阗地区人们在玉河中开采玉石的艰辛与执着。诗人以“于阗采玉人”开篇,点明了地点与职业,随后描述了秋季河水干涸时,采玉人深入河床,不畏寒冷,辛勤劳作的情景。通过“曲躬逐逐求”,生动展现了采玉人的努力与坚持。
接着,诗人借物喻人,将玉石比作“不自言人尽知”的隐者,强调了玉石虽未言语,但其价值与品质却为世人所认可。这不仅赞美了玉石的珍贵,也暗含了对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们的颂扬。
最后,引用了卞和献玉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发现与识别真正价值的不易。卞和因献玉而被砍去双脚,象征着在追求真理或价值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艰难与牺牲。然而,即便如此,诗人坚信“天下应无玉”,即真正的价值与美好,无论遭遇多少困难,终将被发现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敬、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故事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一抹胭脂艳夕阳。品字儿窗。卐字儿墙。
个中光景费端详。清是花香。浓是花光。
无计能消酒一觞。燕与商量。莺与平章。
五张六角逐年忙。老了秋娘。病了箫郎。
珊珊环佩,果伊人来也,惊疑才定。
一自香车归去后,望断大雷芳信。
尘榻空悬,金钱屡卜,倚楼灯前影。
竹梢风过,打窗落叶成阵。
回忆绮阁论心,弹棋击钵,茜幔搓肩并。
雨散云飞刚一霎,往事从头休问。
入梦寻诗,临流结屋,我欲偕君隐。
楝花萍水,隔溪先买吟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