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渐入龙香被。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
声声滴到明。梦魂随雁去。飞到颦眉处。
雁已过西楼。又还和梦愁。
霜风渐入龙香被。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
声声滴到明。梦魂随雁去。飞到颦眉处。
雁已过西楼。又还和梦愁。
这首宋词《菩萨蛮》由周密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深沉、愁绪满怀的画面。"霜风渐入龙香被",开篇即以秋夜的霜风穿透龙香被,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寒冷的环境,龙香被的香气在寒风中显得更加凄清,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夜寒微涩宫壶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意,"涩"字形象地写出水声因寒冷而变得滞涩,仿佛带着愁绪。接下来的"滴滴是愁声,声声滴到明",通过水滴声与愁绪的关联,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每一滴水都似乎倾诉着主人公的无尽哀愁,直至天明。
下片转向梦境,"梦魂随雁去",表达了主人公希望能借梦境逃离现实的苦闷,雁南飞寓意着离别和远方,"飞到颦眉处"则描绘了她心中的愁苦之地。然而,梦境并未带来解脱,"雁已过西楼",暗示希望落空,雁已远去,现实中的愁苦依然如影随形。
最后两句"又还和梦愁",再次强调了愁绪的绵延不绝,无论是在梦中还是醒来,都伴随着深深的忧愁。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秋夜的冷寂和愁苦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