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方惟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

静女不言还爱日,彩云无定只愁风。

炉烟坐觉沈檀薄,妆面回看粉黛空。

此别又须经岁月,酒阑携烛绕芳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在谷雨初晴后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娇艳与多变。首句“嫚黄妖紫间轻红”以“嫚”、“妖”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色的丰富与妖娆,同时“间轻红”则点明了花朵中点缀着一抹淡雅的红色,色彩层次分明,令人赏心悦目。

接着,“谷雨初晴早景中”一句,将时间背景设定在谷雨之后的清晨,阳光初照,空气清新,为牡丹的绽放营造了一个绝佳的环境。诗人通过“静女不言还爱日”这一句,巧妙地将牡丹拟人化,赋予其一种含蓄而深情的气质,仿佛牡丹在静静享受阳光的恩赐,对自然之美有着深深的眷恋。

“彩云无定只愁风”则进一步渲染了牡丹的娇弱与易逝,如同变幻莫测的彩云,随时可能被风吹散,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接下来,“炉烟坐觉沈檀薄,妆面回看粉黛空”两句,通过描写炉烟的淡薄和妆面的褪去,表达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主题,同时也暗喻了牡丹花期的短暂。

最后,“此别又须经岁月,酒阑携烛绕芳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再次相见的期待。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选择在夜晚携烛环绕花丛,既是对牡丹的深情告别,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外在形象,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惟深
朝代:宋   字:子通   籍贯:宋兴化军莆田   生辰:1040—1122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厢后埭人,幼随父亲,居住长洲(今江苏苏州)。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与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宁五年(1106)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他卒于宣和四年,年八十三岁,无子,只有一女嫁与乐圃先生之子发。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四

情深不惜明珰解。泪珠还沁鲛绡在。云袅翠翘低。

沈沈蕙思迷。画桥秋色浅,落叶重门掩。

别久倍思量。锦衾初夜长。

(0)

风入松

人生离合似萍蓬。时节苦匆匆。

年年寒食空相忆,今年见、蜡烛光融。

往事山河梦里,高谈风雨声中。承平冉冉逐孤鸿。

天阔更无踪。相携便作佳期看,亲知面、也算遭逢。

几点飞花门巷,依然故国东风。

(0)

蝶恋花.冬日素馨,视夏闺更韵,可歌也

梦醒宫斜城畔路。月晓霜清,脉脉情千古。

准拟小梅诸媵数。蜂媒蝶使纷来去。

镜槛芙蓉笼翠雾。妆缀冬闺,正要闲针缕。

碧海有田花有渡。相逢莫更伤迟暮。

(0)

秋思.秋夜小集,听六禾谈曲中近事,怅然怀旧,爰和梦窗孤调,简子端

颦雨羞红侧。淡泪妆、刚坠画帘灯色。

烟逗语纱,雁飞筝柱,秋入弦窄。

渺天角歌云、暮潮如溯念暗抑。凝枕山、眉黛碧。

怕翳笛无情,落梅知怨,便似番风容易,过时空忆。

清夕。罗襟旧滴。寄素笺、锦段慵饰。赋情湘瑟。

年涯催送,鬓愁雪白。

记画壁双鬟去来,人事如过翼。笑座客、浑待识。

正梦冷旗亭,尊前无分见得。咏隔荆南蓟北。

(0)

唐多令.即事

斜日照疏棂。朱霞天半晴。袅游丝、百种轻盈。

似解怜人春昼永,故宛转,写深情。心字篆香萦。

茶烟午梦清。绕空阶、新雨苔生。

闲倚阑干无一事,直坐到,月华明。

(0)

减字浣溪沙九首·其六

舜水祠堂璨云霞。广平铁石赋梅花。

葛薇身世一枯槎。

红树仙源仍世外,綵幡春色换邻家。

过墙风蝶近纷挐。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