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得冰轮淡,桂影平于簟。
深巷疏砧,严城哀柝,做出秋声惨。
月中一片朱旗闪,粉堞青霜染。
万里关河,百年身世,倚幌听更点。
西风吹得冰轮淡,桂影平于簟。
深巷疏砧,严城哀柝,做出秋声惨。
月中一片朱旗闪,粉堞青霜染。
万里关河,百年身世,倚幌听更点。
这首《城头月·秋月感怀》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月之夜的凄凉景象,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绪。
“西风吹得冰轮淡,桂影平于簟。”开篇以西风和淡月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冰轮象征着月亮,其“淡”字暗示了月色的朦胧与微弱。桂影平于簟,则是将月光下桂树的影子比作铺展在地上的席子,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意境。
“深巷疏砧,严城哀柝,做出秋声惨。”接下来,词人通过深巷中稀疏的捣衣声和城墙上哀怨的更柝声,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悲凉气氛。捣衣声是妇女为远行之人缝补衣物时发出的声音,哀柝则是古代军队报时的器具,其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凄厉,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
“月中一片朱旗闪,粉堞青霜染。”月亮中的朱旗闪烁,象征着遥远的希望或某种力量的存在,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渺小。粉堞指的是城墙,青霜则描绘了秋夜的寒冷,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也暗含了词人的孤独与忧郁。
“万里关河,百年身世,倚幌听更点。”最后,词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之中。“万里关河”代表了辽阔的疆域和历史的长河,“百年身世”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倚靠窗帷,听着更点(古代计时的工具),词人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命运与世界的变迁,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而言,《城头月·秋月感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秋月之夜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寥寥禅诵处,满室虫丝结。
独与山中人,无心生复灭。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
杳杳暮猿深,苍苍古松列。
玩奇不可尽,渐远更幽绝。
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
竹房响轻吹,萝径阴馀雪。
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
此游诚多趣,独往共谁阅。
得意空自归,非君岂能说。
楚泽秋更远,云雷有时作。
晚陂带残雨,白水昏漠漠。
伫立收烟氛,洗然静寥廓。
卷帘高楼上,万里看日落。
为客频改弦,辞家尚如昨。
故山今不见,此鸟那可托。
小邑务常闲,吾兄宦何薄。
高标青云器,独立沧江鹤。
惠爱原上情,殷勤丘中诺。
何当遂良愿,归卧青山郭。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
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
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
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仿佛疑相对。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
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雨。
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
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
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
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唐·刘长卿】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遥思旧游处,仿佛疑相对。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雨。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https://shici.929r.com/shici/scUGF6.html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
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
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