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既散处,遗泽在孟荀。
言性别善恶,务在觉斯民。
于善返其故,于恶当自新。
异流本同源,不孤必有邻。
私淑在曾氏,各极醇乎醇。
世传荀卿书,苦无明眼人。
审定非十子,卓哉王应麟。
孔门既散处,遗泽在孟荀。
言性别善恶,务在觉斯民。
于善返其故,于恶当自新。
异流本同源,不孤必有邻。
私淑在曾氏,各极醇乎醇。
世传荀卿书,苦无明眼人。
审定非十子,卓哉王应麟。
此诗《斋中读书十二首(其九)》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探讨了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对后世学者的期待。
首句“孔门既散处,遗泽在孟荀”指出孔子及其学派的弟子们分散各地,但他们的思想影响依然深远,尤其是孟子和荀子两位重要人物。接着,“言性别善恶,务在觉斯民”强调了分辨善恶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唤醒民众的道德意识。
“于善返其故,于恶当自新”表达了对于善行的坚守和对恶行的改正,倡导人们回归善良的本质,勇于自我革新。接下来,“异流本同源,不孤必有邻”则阐述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相互间的支持与合作。
“私淑在曾氏,各极醇乎醇”提到了曾子这一儒家重要人物,以及他对其师孔子思想的深刻领悟与传承,强调了个人对圣贤思想的深入学习与实践。
最后,“世传荀卿书,苦无明眼人”感叹于荀子著作的广泛流传,却鲜有人能真正理解其深意,表达了对真正能洞察其精髓之人的渴望。“审定非十子,卓哉王应麟”则肯定了王应麟对荀子思想的准确解读与高度评价,赞扬了他的卓越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对儒家思想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能够准确理解和弘扬这些思想的学者的期待。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
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
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
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
中中二土成圭。
意眷恋浓如母护儿。
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识无知。
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奋志精修休自迟。
收功了,把三才全理,一贯全归。
一粒金丹,大如黍米,定中降胎。
运阴阳根本,东龙西虎,结凝金水,择地深栽。
九载无亏,三田功满,卦气周圆炉鼎开。
偷元化,用自然宗祖,全在灵台。
真才。
休恋尘埃。
况颖悟明堂婴未孩。
幸淮滨相遇,灵丹付了,亲留玄旨,期进仙阶。
此去何时,水云高会,更上烟霞岐路哉。
人间世,任王侯贵显,同委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