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居厚弟二首·其二》
《送居厚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昨日传修觐,明朝说祝釐。

予归宁悻悻,子去亦迟迟。

已草引年疏,重吟听雨诗。

如何无一字,端的报来期。

(0)
翻译
昨天还谈论着进见之事,明天又要说起祝福的话。
我回家心情沮丧,你离去也显得缓慢。
我已经起草了请求退休的奏章,又在雨声中重读诗篇。
为何没有一个字的消息,确切告知归期何时?
注释
昨日:前一天。
修觐:进见君主。
明朝:明天。
祝釐:祝福。
予归宁:我回家。
悻悻:沮丧。
子去:你离去。
迟迟:缓慢。
引年疏:请求退休的奏章。
听雨诗:在雨声中读诗。
无一字:没有消息。
端的:确实。
报来期:归期。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兄弟离别情感和期待重逢的诗句。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个人活动,抒发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

"昨日传修觐,明朝说祝釐" 两句,描绘了一种仪式或约定,即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某种交流或者许愿。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显示出诗人对兄弟的牵挂之深。

"予归宁悻悻,子去亦迟迟"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份离别时的心不甘情不愿。在这里,“悻悻”和“迟迟”都形容了一种不舍和迟疑的情绪,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感。

"已草引年疏,重吟听雨诗" 这两句,讲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同时又回味着过去的作品。这里,“已草”可能指的是已经开始撰写新的作品,而“重吟听雨诗”则是对过去作品的回顾和再次咏叹。

最后,“如何无一字,端的报来期” 表达了诗人期待兄弟能够通过书信等方式,传递信息,表明彼此的关切之情。这里的“如何”表现了一种迫切的心情,而“端的报来期”则是对未来相聚的一种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平和的笔触,细腻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巧妙运用,构建出了一幅温馨而又充满期待的画面。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重来·其一

重来碧玉旧情人,认取灯前窈窕身。

百媚生成无若秀,七情流露莫如真。

眼波能剪魂摇水,肌雪全消酒入春。

应笑桃花未开日,何曾洞口见刘晨。

(0)

咏美人屧上絮

托迹红帮线绿边,步来香土欲成莲。

此生不作沾泥相,慧业能参自足禅。

(0)

幽踪·其一

湘帘窣地护幽房,更借屏山一曲傏。

为道狂心须自敛,漫云私语尽无妨。

潜踪尚恐衣翻角,侧耳频猜屧过廊。

重揭镜奁看鬓影,黄花手整绿云傍。

(0)

佳人

玉梅花下访云窝,坐对春山蹙翠蛾。

幽暗房栊听雨久,暖香屏障避风多。

论诗反索郎吟絮,作计閒教婢补萝。

踪迹自疏情自密,趁人回首注娇波。

(0)

记忆即书·其五

病中消息恣窥觇,悄揭罗帏按玉纤。

平日未容亲近处,今朝不道尽无嫌。

(0)

叠韵再寄

自分情无似我深,深情除是我知音。

发肤以外皆君物,眼耳丛中罄妾心。

死去定成双抱木,生怜亲赠四知金。

天然守礼矜严甚,不为因循误到今。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