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洒云景,高弦韵早风。
雕梁尚飞燕,洛浦未惊鸿。
水泛芙蕖影,桥临芳桂丛。
称觞奉高兴,长愿比华嵩。
秋气洒云景,高弦韵早风。
雕梁尚飞燕,洛浦未惊鸿。
水泛芙蕖影,桥临芳桂丛。
称觞奉高兴,长愿比华嵩。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仪鸾殿内的一次侍宴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景象与宴会的氛围。
首句“秋气洒云景”,以“秋气”点明季节,用“洒云景”形象地描绘出秋风拂过云层,带来清爽之感的画面。接着,“高弦韵早风”一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通过“高弦”(可能指琴瑟等乐器)的悠扬旋律,映衬出清晨微风的轻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雕梁尚飞燕,洛浦未惊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雕梁上燕子自由飞翔的生动画面,另一方面暗示洛水边还未见到鸿雁的踪迹,通过燕子与鸿雁的不同动态,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水泛芙蕖影,桥临芳桂丛”则进一步描绘了水面上荷花倒影的美丽景象,以及桥畔桂树环绕的幽静环境,通过“泛”字和“临”字,生动地展现了水波与光影的互动,以及桥梁与植物的和谐共存。
最后,“称觞奉高兴,长愿比华嵩”表达了对宴会主人的敬意与祝福,希望宴会如同华山和嵩山一样长久而美好,既体现了对宴会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宴会场景的温馨展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