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三》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三》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自我徂冬,元夜其修。晨光警曙,肃肃衾裯。

我身则痡,我心则悠。潜与化寻,敢侈天游。

遂历韶春,言迄凛秋。物不我遐,化不我浮。

俄顷有枢,谁云迁流。六龙之辔,遍乎九州。

因之致远,抑又何求。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所作,题为《读易赠熊体贞孙倩》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首句“自我徂冬,元夜其修”描绘了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夜晚,暗示时间的流逝。接着,“晨光警曙,肃肃衾裯”以清晨的曙光和寂静的被褥,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生活中的困顿和内心的感受。

“我身则痡,我心则悠”表达了诗人身体疲惫但心灵却在寻求超越的状态,他试图融入自然的变化之中,不愿放纵于世俗的游玩。“潜与化寻,敢侈天游”体现了他对顺应自然法则的追求,不愿过于放纵欲望。

“遂历韶春,言迄凛秋”描述了从春天到秋天的时间变迁,诗人感慨万物变化无常,自己并未能随波逐流。“俄顷有枢,谁云迁流”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流转,即使是权力中心(枢)也在不断更迭。

最后两句“六龙之辔,遍乎九州。因之致远,抑又何求”,以驾驭六龙的神话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掌控和追求,诗人认为只要顺着生命的轨迹前行,就已经达到了远方,无需再有其他奢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凌云篇

往与凌云山人披虎豹、谒太清,是时东风满瑶京,绿杨三月听流莺。

君随挂席湘江行,予亦骑马趋承明。

手把宫袍厌缚身,却忆南溟有纵鳞。

四年辞海岳,一举上星辰。

逢君却向凌云下,心上经纶甚潇洒。

半夜清猿四合啼,长松古月照回溪。

桃花源上路,一去意都迷。

我本凌云峰畔客,何日相从卜其宅。

早服还丹生羽翼,共脱朝衣挂青壁。

(0)

宋赞善以筇竹一枝并诗赠玘太朴,次其韵

庸蜀之西一竹筇,年来蜕骨已如龙。

扶登春殿谈经后,风雨时生掌握中。

(0)

张横塘画竹枝萱草

几宵明月竹枝好,一夜东风萱草长。

怅望美人烟水阔,不胜清思绕横塘。

(0)

荔枝画

一勺琼浆贮绛霞,好招鹦鹉过西家。

若为解得相如渴,免向金茎泣露华。

(0)

奉萱堂,为陈彦廉作

綦履鸣环左右间,佳儿佳妇及承欢。

天回白日临瑶席,风约红萱压画栏。

小管注春情婉婉,长裙曳翠佩珊珊。

孺人贞俭存家训,不使屏帷绣孔鸾。

(0)

次韵张郎过大明湖诗

湖上荷花五月凉,水心亭馆昼收香。

狂来借手传鹦鹉,俊发教人唱凤凰。

零落翠盘风雨后,凄凉歌扇水云傍。

凋残雁下休惆怅,看取咸阳与洛阳。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