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处州严郎中游南溪》
《和处州严郎中游南溪》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四望非人境,从前洞穴深。

潭清蒲远岸,岚积树无阴。

看草初移屐,扪萝忽并簪。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ùzhōuyánlángzhōngyóunán
táng / zhūqìng

wàngfēirénjìngcóngqiándòngxuéshēn
tánqīngyuǎnànlánshùyīn

kàncǎochūménluóbìngzān
shìxiánshānshuǐshuíbànxiègōngyín

翻译
四周望去,非人间景象,从前的洞穴深深藏。
潭水清澈,菖蒲生长在远处的岸边,山间的雾气聚集成树丛,没有阴影。
漫步时欣赏着草地,刚换上木屐,忽然发现藤萝缠绕,像发簪般美丽。
世人嫌弃山水偏远,又有谁能陪伴谢公一同吟诗赏景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隐逸山水之意。

“四望非人境”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所处之地已远离人间烟火,进入了一片未被打扰的自然领域。紧接着,“从前洞穴深”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隔绝感,使人仿佛能够窥见诗人心中那份对世俗的逃避与超脱。

“潭清蒲远岸,岚积树无阴”两句,以清澈的潭水和远离岸边的蒲苇,再加上层叠的山峰和无遮无挡的大树,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不为人知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无阴”可能暗示着阳光的普照,以及诗人内心的明朗与开阔。

接着,“看草初移屐,扪萝忽并簪”两句,通过对草木生长变化的观察,展现了时间流逝和生命力度的主题。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这荒野之中,也有着生命的节奏与美丽。

最后,“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隐逸生活的一种自我辩护和情感宣泄。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的选择与古代高士谢灵运相提并论,以此来强调自己这种选择的正当与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自我肯定,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无心孤月似相知,一度开窗一度思。

常是梅花枝上白,黄昏直到五更时。

(0)

秋日

千载竟何事,支离卧薜萝。

壮心怜病久,新句感时多。

夜火萤然草,秋香风在荷。

有身原自幻,随意学维摩。

(0)

谢孙十六山人惠莼菜

山盘一箸湘湖雨,路涉江波荷远将。

缕缕尚含风露色,涓涓犹带水烟香。

故人千里情何重,病肺三年梦亦凉。

野岸柴门应采摘,小舟蓑笠汎沧浪。

(0)

寄三塔云海和尚

雨后龙孙过屋长,半池疏影月微茫。

凤凰巢在云深处,日日衔花到上方。

(0)

示沈二首·其二

不偏不倚立于中,不著西边不著东。

超出东西南北外,一毫头上钓苍龙。

(0)

树根文殊像得之五台山僧

五台古树蟠杈枒,几劫山中雨鬘华。

蛟龙穴石五千仞,善根不受诸泥沙。

文殊说法忉利上,历历白榆依瑞相。

忽然倒影落青冥,印入祇林自成像。

老樵腰斧若猿猱,掀萝担取侪蓬蒿。

归来夜半霹雳声,圆光照眼怖欲逃。

苍虬脱鳞木兰裂,中有文殊身似雪。

庄严螺髻妙无伦,纯漆点瞳香海澈。

南来有意伴长耳,应与肉身笑相视。

古佛法相总天成,刻画丹青徒幻诡。

人言此是真文殊,我来瞻礼抚掌吁。

聊作转语开蒙愚,是相非相何别区,万川月影皆如如。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