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
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
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氛围,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悲凉情感。开篇“边地无芳树”,即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情景,而“莺声忽听新”则突然带来了一丝生机,但这种生机并未给人以温暖,反而是“愁绝若怀人”的深沉忧思。
诗中“间关如有意”,暗示了边塞的守卫者对于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期盼。而接下来的“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则是历史的隐喻,借用了古代美人失去了皇帝的宠爱,以及蔡琰被匈奴掳去的悲剧故事,来比喻现实中的沦落和不幸。
最后,“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则是诗人在听到莺声时,触动了心中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泪水涟涟,尤其是在春天,这种情感更加深刻。整首诗通过边塞的荒凉、历史的沧桑以及个人的悲凉,共同构筑了一幅充满忧郁色彩的画面。
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抒发。
寻芳倦也携船,还到画中祠宇。
雾阁烟屏,合付华山神女。
入门两树银龙活,鳞甲尚含残雨。
向回廊、细绕疏篁丛蝶,尽成幽趣。
指山光、水帘漪半卷,叶叶新荷堪数。
一榻茶烟,静对落花无语。
十年未破闲烦恼,难定东风飞絮。
愿蒲团、借我焚香听法,镜尘休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