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宵分声不定。湘源涨起波千顷。
扁舟泛泛水中凫,斜又整。乌竿影。
直过零陵人未醒。
冻雨宵分声不定。湘源涨起波千顷。
扁舟泛泛水中凫,斜又整。乌竿影。
直过零陵人未醒。
这首清代周之琦的《天仙子·其二》描绘了一幅冬夜水乡的画面。"冻雨宵分声不定",开篇即以寒冷的冻雨在深夜中滴落,声音时断时续,营造出寂静而冷寂的氛围。接着,"湘源涨起波千顷",暗示湘江水位上涨,水面宽阔如千顷,显示出水势浩渺。
"扁舟泛泛水中凫",诗人乘坐一叶扁舟,在动荡的江面上漂泊,如同野鸭般自在游弋。"斜又整"描绘了船身随着水波摇晃,时而倾斜,时而恢复平稳的状态。最后两句"乌竿影。直过零陵人未醒",通过乌篷船的影子和零陵城人们的沉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以及诗人独自航行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冬夜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乘舟夜行的孤寂与旅途的况味。
滑石桥寒玉万寻,到君游日正春深。
诗人今拥油幢坐,曾听孤猿月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