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
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
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
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寂静,寒冷即将到来的秋季景象的诗。从"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可见诗人已经熬过了整夜的油灯,而天色尚未完全亮转。这反映出诗人的夜晚是漫长而又孤独的。
"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表达了诗人在疲惫中重新振作起来,准备迎接新的一日。这里的"环情"指的是一种深切的情感,而"倦"则是形容诗人的身心状态,这两词结合使用,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接着的"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展示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天亮所持有的期待之情。阳光的到来不仅意味着白昼的开始,也象征着希望与温暖的到来。而"曲影"则是自然景物在空间内的投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中的"徘徊"形容诗人无目的地漫步,而"通隙"则指的是细小的空隙。"宛转"则是烛光在空间内移动的描写,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种深夜中微弱光线下的静谧氛围。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中的"帷风"和"帘露"都是对室内景象的细腻刻画。"帷风"指的是轻薄的窗帐随风飘动,而"帘露"则是透过帘幕看到的外部世界。
"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岁役"指的是年华的流逝,而"穷晏"则是形容时间的消长。这里强调了秋天即将到来的急迫感,以及生存中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中的"丝纨"指的是轻细的织物,而"夙染"则形容织物在晨光下被微湿。"绵绵"是对夜晚时间流逝的一种描写,而"夜裁张"则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在夜间进行缝制工作。
"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直接指出了即将到来的冬季,以及诗人对于寒冷天气的准备不足。这里的"公子"有可能是对自己或某个人的亲切称呼,而"乏衣裳"则表明了对衣物的需求。
最后,"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中"华心"指的是诗人内心的珍贵之物,而"爱零落"则是对于秋天花朵凋谢的喜爱。这里并不是单纯地惜福,更深层次是在表达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结尾的"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中的"愿君"可能是诗人对某人的祝愿,而"剪众念"则是希望放下杂念。最后的"且共覆前觞"则是在表达一种共同度过难关、分享往昔记忆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寂静,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所带来变化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