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荷气迎人馥,风过竹声似管繁。
佳景便教成即景,讨源终愧未穷源。
雨馀荷气迎人馥,风过竹声似管繁。
佳景便教成即景,讨源终愧未穷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荷塘与竹林的清新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雨馀荷气迎人馥”,描绘了雨后荷塘的香气扑鼻,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人们准备的清新之气,让人感到舒适愉悦。这里运用了“馀”字,强调了雨水之后荷叶上残留的水珠蒸发所散发出的香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次句“风过竹声似管繁”,则转向了竹林的描写。微风吹过竹林,竹叶摩擦发出的声音如同乐师吹奏的管乐器,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这种将自然界的声响与音乐相联系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竹林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接着,“佳景便教成即景”,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珍惜。他认为眼前的美景本身就是值得欣赏的,无需刻意去寻找或创造。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直接体验和即时满足的态度。
最后,“讨源终愧未穷源”,则是诗人对自己追求知识或理解事物本质的谦逊态度。他意识到自己虽然在欣赏美景,但对自然界的奥秘并未完全探索清楚,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感知和深刻思考,体现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谦逊好学的人生态度。
长史御风兮舍人蹑云,掾左右兮山高谷深。
昔渺渺兮何世,今茫茫兮何代。
王谢兮埃中,杨许兮尘外。
五明重云兮咫尺而阻脩,东春兮西秋。
群芝兮递芳,朮花参花兮似不仝。
人兮焉往,药香无歇兮人生不可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