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穿萝入径幽,柏高松老几人游。
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流对碧流。
步步穿萝入径幽,柏高松老几人游。
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流对碧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国院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步步穿萝入径幽”,以行人的脚步声和穿梭于藤萝间的动作,生动地勾勒出进入深山小径时的神秘与探索感。这里的“幽”字,不仅指出了路径的隐蔽与深邃,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远离尘嚣。
次句“柏高松老几人游”,通过对比高耸的柏树与古老的松树,以及稀少的游客,进一步强调了宁国院的荒寂与原始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隐喻。
第三句“花开花落非僧事”,以自然界中花开花落的自然循环,反衬出僧侣的生活态度。这里“非僧事”并非否定花开花落本身,而是强调了僧侣们更关注的是内心的修行与悟道,而非外界的物象变化。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自有清流对碧流”,以清澈的溪流映照着碧绿的水面,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清流”与“碧流”不仅描绘了宁国院内水景的纯净与生机,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宁静。整句话传达出一种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宁国院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反思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稽首游名山,驾言入华阳。
南洞极秘怪,松草泉水香。
曲几妙隶画,残碣刊灵章。
俛首试一窥,冷风袭绡裳。
守庵敬爱客,暖我紫朮汤。
遗我鹅眼钱,云是洞所藏。
往有寻幽徒,入见黄金墙。
侈心或已起,几受奇鬼戕。
身傥获会遇,敢恨飞蓬霜。
更丐一片土,小筑安闲房。
朝披神芝图,暮试䭀饭方。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
重来只要斋盂饭,副以常堂枸杞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