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
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江上故人老。
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
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闲了。
看芙蓉、画船多少。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
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江上故人老。
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
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闲了。
看芙蓉、画船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首句“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中,蟋蟀的细响和灯光下的温馨,勾起了一种深秋的怀抱,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接下来的“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伤感和不舍。翠微指的是山峰,而乱烟残照则是夕阳下的余晖,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的恐惧和哀伤。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中,西湖的宁静被尘世的喧嚣所扰乱,而秦鬟(即秦观)的晓光也被云雾所遮蔽,这里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和迷茫。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则是秋天的景象,鸿雁南飞的声音传来,带着秋日的凛冷,而红萸(一种植物)被乌云覆盖,这里表达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心境。
“江上故人老。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则是在描写江边的景致以及对旧友年华已逝的感慨,同时看到东篱(即园中围栏)上的花草仍旧美丽如昔,这种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
“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则表达了夜晚梦醒后的无尽忧愁,而邻杵(即邻家妇女织布的声音)断续,则是生活中的点滴声音,也增添了一份孤寂和愁绪。
“秋娘泪湿黄昏, 又满城、雨轻风小”中,秋娘的眼泪在黄昏时分湿润,而整个城市则被细雨和微风所笼罩,这里的意境是对深秋之情的描绘,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闲了。看芙蓉、画船多少”则是一种放松的心态,观赏着许多芙蓉花和装饰华美的船只,但这份悠闲背后也许隐藏着对繁华落尽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旧事难忘以及对深秋之情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