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游深慈,结宇依苍崖。
猛虎伏嵬阁,拔箭非忘骸。
穷兽虽覆车,危雀犹投怀。
况我见已志,而彼犹其侪。
三昧游深慈,结宇依苍崖。
猛虎伏嵬阁,拔箭非忘骸。
穷兽虽覆车,危雀犹投怀。
况我见已志,而彼犹其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深入山中,心怀慈悲之心,在苍翠的山崖间建造自己的栖身之所。猛虎藏于嵬阁之下,而修行者却能拔出其体内的箭矢,不忘它们曾经的伤痛。诗中的“穷兽虽覆车,危雀犹投怀”表达了即使是最为凄惨的野兽和处境危险的小鸟,也会寻求修行者的庇护,这些生灵都能感受到他的慈悲之心。
而最后两句“况我见已志, 而彼犹其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这里的“我”指的是修行者或诗人自己,而“彼”则是那些需要帮助的生灵。诗人表示,他已经洞悉了这一切,而那些生灵仍旧在他们的世界里徘徊,寻找着救赎。
整首诗通过对比修行者的慈悲与猛虎、穷兽和危雀的境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高峰的境界,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生命尊严和自然平衡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