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其三金山晓钟》
《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其三金山晓钟》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扬舲越京口,中流睇金山。

昩旦闻禅钟,声出岛云间。

急应潮生渚,飘随月堕湾。

灵境富奇观,宁不怀跻攀。

逦迤瞻乡邑,浩荡棹歌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士奇为弟弟杨仲宜归乡所作的赠诗,选取了途中经过金山时的清晨钟声作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氛围。

首句“扬舲越京口,中流睇金山”,诗人乘船越过京口,从江心眺望金山,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行旅中的开阔视野和对远方景色的期待感。接着,“昩旦闻禅钟,声出岛云间”一句,将时间点定在黎明时分,通过禅钟的声音,不仅增添了宗教的肃穆感,也暗示了静谧与内心的平和。禅钟之声仿佛穿透云层,直达人心,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急应潮生渚,飘随月堕湾”则描绘了潮水与月光下的景象,潮水涌动,月影低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这两句通过“急应”和“飘随”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

“灵境富奇观,宁不怀跻攀”表达了对金山这一灵异之地的向往之情,认为这里充满了奇异的景观,让人不禁想要攀登探索。这不仅是对金山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的体现。

最后,“逦迤瞻乡邑,浩荡棹歌还”则描绘了诗人回望故乡,心中充满感慨,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缓缓返回的情景。这一句既是对旅途结束的感慨,也是对家乡的深情呼唤,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皇佑四年春重到浦城县南峰寺因怀旧游

重到南峰寺,寻思九日游。
黄花何处去,白雪有谁留。
薄宦三千里,流光四十秋。
归来见诸子,林下好相求。

(0)

和子瞻沿牒京品忆吉祥牡丹见寄

新接枝头色倍添,马蹄寻处帽欹檐。
春工别与铅华丽,佛地偏资好相严。
红蕊欲开丹未渥,素香堪茹雪非甜。
诗翁何事辜真赏,不许浮根浪发黏。

(0)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

才武真贤主,忧勤出至诚。
五年膺大统,一旦享英名。
凤驾乘霞远,龙楼继日明。
永言配昭考,陵寝卜周京。

(0)

留题表兄三歌养浩亭

华构敞云扃,人幽境亦灵。
心间生浩气,味薄得真经。
凿沼观鱼乐,开樽与酒盟。
由来知此趣,何暇问撄宁。

(0)

熙宁七年八月望日自杭之宋过永乐院观承天佛

雷音一振绝微言,未学方知祖道尊。
莫讶师僧无见处,人人俱解句中玄。

(0)

余自白阳驰谒宜都周梦得长宫饮于清江亭爱其

丹山西去水东流,亭在山南隔蓼州。
船系白杨归不得,清江如画主人留。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