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少车辙,雨馀多空翠。
不知穷秋中,草木乃尔媚。
隐君一抔土,诸子几掬泪。
盛年喜迈种,末路等幽閟。
村酒敢嫌浊,唤起吾渴睡。
勿听松风哀,姑对山月醉。
从今弃书册,独以醉为事。
不然持秃帚,净扫清凉寺。
山深少车辙,雨馀多空翠。
不知穷秋中,草木乃尔媚。
隐君一抔土,诸子几掬泪。
盛年喜迈种,末路等幽閟。
村酒敢嫌浊,唤起吾渴睡。
勿听松风哀,姑对山月醉。
从今弃书册,独以醉为事。
不然持秃帚,净扫清凉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山深少车辙,雨馀多空翠”,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幅幽静而湿润的画面,传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的隐居情怀。“不知穷秋中,草木乃尔媚”表明诗人对周围景物有着深切的观察和欣赏,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自然之美。
接下来,“隐君一抔土,诸子几掬泪”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无常的忧虑。这里的“隐君”指代自己,表明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选择,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情绪。
“盛年喜迈种,末路等幽閟”一句,既展示了诗人的积极态度,也暗示了一种对生命最后阶段的无奈和接受。这里的“盛年”指的是青壮年时期,“末路”则是晚年的比喻。
“村酒敢嫌浊,唤起吾渴睡”,诗人在这里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通过饮酒来唤醒自己的疲惫之躯。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乡土文化的喜爱,也表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勿听松风哀,姑对山月醉”一句,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感受,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在此提醒自己不要被松风的悲凉声响所打扰,而是要沉浸于山月之下,享受酒的醉意。
最后,“从今弃书册,独以醉为事”表明了诗人对学问和文墨的放弃,将精力转向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快乐。“不然持秃帚,净扫清凉寺”则描绘了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场景,通过打扫寺庙来维系精神上的宁静。
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的自然写实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解与享受,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田于何所,南山之南。淮水汤汤,白石巉巉。
我欲从君,道阻且长。中田有庐,南山之下。
既悬我车,亦秣我马。我欲从君,息驾于野。
陟彼高冈,北风烈烈。我山我阿,我陵我阙。
惟尘冥冥,忧心如惙。我欲从君,言采其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