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晚来登眺处,寒暖正争春。

城古亭台少,门严鼓角新。

江山真是好,风俗不妨贫。

克已从清约,须知太守仁。

(0)
注释
晚来:傍晚。
登眺:登高远望。
寒暖:春寒与春暖。
争春:争夺春天。
城古:古老的城池。
亭台:楼阁。
门严:门户严谨。
鼓角:战鼓和号角。
江山:自然风光。
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贫:简朴。
清约:清廉简约。
太守:地方长官。
仁:仁德。
翻译
傍晚时分我来此登高远望,春寒与春暖正在争夺时光。
古老的城池楼阁稀少,门户严谨鼓角声新鲜。
这里的江山景色真美,尽管风俗简朴也不妨。
自我约束,崇尚清廉简约,要知道这是太守的仁德体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即事》,描绘了傍晚时分作者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首句"晚来登眺处"点明时间与活动,暗示诗人享受着宁静的暮色时光。"寒暖正争春"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竞争,寒暖交织,富有动态美。

接下来的"城古亭台少,门严鼓角新"两句,描绘了城市的古老与宁静,尽管亭台不多,但鼓角声的新鲜感透露出秩序与活力。"江山真是好"直接赞美眼前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赞叹。

"风俗不妨贫"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淳朴民风的欣赏,即使生活简朴,人们依然保持着淳厚的风俗习惯。最后,"克已从清约,须知太守仁"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节俭和对百姓的关爱,他以自身的行为倡导清廉简约,体现了太守的仁德之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既描绘了景色,又寓含了对社会风气的评价,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民生的关注。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归国遥(二)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
罗幕绣帏鸳被,旧欢如梦里。

(0)

浣溪沙(四)

绿树藏莺莺正嘀,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0)

清平乐(四)

莺嘀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0)

菩萨蛮(四)

权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0)

小重山(二)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
玉箫无复理霓裳。
金蝉坠,鸾镜掩休汝。
忆昔在昭阳,舞衣红带,绣鸳鸯。
至今犹惹御炉香。
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0)

曲池(一作江)作

细雨曲池滨,青袍草色新。
咏诗行信马,载酒喜逢人。
性为无机率,家因守道贫。
若无诗自遣,谁奈寂寥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