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董逃行》
《相和歌辞.董逃行》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乐府曲辞

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0)
翻译
洛阳城头烈火熊熊,乱兵焚烧我皇家宫殿。
宫殿南边有座深山,人们把老小全都藏在里面。
岩洞做房屋橡实充饥,男子们夜晚出行打探消息。
听说官军还在抢掠百姓,家乡何时才能回归呢。
董逃行啊,汉朝何时能重现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对洛阳城头火光的描述,展现了战乱的景象。"乱兵烧我天子宫"一句直接指出了战乱的主体是对皇宫的破坏,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也代表着国家权威的动摇。紧接着,诗人写到了人民的遭遇,"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表明百姓为了生存,被迫逃往深山之中寻找庇护处。

在下一句中,"重岩为屋橡为食"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被迫的生活状态,山洞成为临时的避难所,而榛子等野生植物成为了他们的食物来源。"丁男夜行候消息"则透露出诗人对外界信息的渴望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兵依然在掠夺百姓、自己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与哀伤。而"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则是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历史上汉朝盛世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苦难的描述,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与悲凉的情感。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钗头凤

娇波溜。纤腰瘦。仙裙百幅香罗皱。乘鸾舞。流莺语。

瑶觞飞赠,修罗天女。举。举。举。花簪钮。瓜盛斗。

绿云深处重携手。青冥路。神仙侣。

几时清听,天风琴谱。许。许。许。

(0)

周雪盦乞题浮岚作雨石供为九云石之一

非烟非雾埋晴旭,亏蔽景光森雨足。

一卷之石吐氤氲,雪浪无奇艮岳俗。

即今旱气烛东南,孑遗遍祷流滋甘。

傥置坛场历郡国,眼穿活我比瞿昙。

(0)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四

碧阑干外夜沈沈,斜倚云屏烛影深。

看取红酥浑欲滴,凤文双结是同心。

(0)

感旧,集定庵句

西来白浪打旌旗,惭愧飘零未有期。

洗尽狂名消尽想,渡江只怨别蛾眉。

(0)

菊花石秋影砚铭

我思故园,西风振壑。花气微醒,秋心零落。

郭索郭索,墨声如昨。

(0)

鸣弦泉

石上悬琴琴醉寒,五更三点是谁弹?

清音流出相思泪,月照风吹竟不干。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