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乾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0)
注释
剥皮刺血:形容极端痛苦或付出巨大努力。
诚何苦:真是何必如此痛苦。
灵山:佛家圣地,常用来指佛陀讲法的地方。
九会文:指佛在灵山举行九次法会所讲的佛法经文。
十指沥乾:比喻用尽全力,此处指写字到手指流干了血。
终七轴:最终完成了七卷(轴)的著作。
后来求法:后世追求佛法的人。
更无君:再也没有像他这样的人了。
翻译
为何要历经剥皮刺血的痛苦,只为书写描绘灵山九次法会的经文。
十个手指流干了血,终于完成了七卷轴的著作,后来寻求佛法的人中再没有像他这样的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楚云上人的宗教虔诚与献身精神。开篇"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两句,表达了楚云上人为了传承佛法,不惜牺牲自己的肉体,以鲜血书写《法华经》的情景,其中“剥皮”、“刺血”形象强烈,展示了他对信仰的极端虔诚和坚定。"灵山九会文"指的是佛祖在灵鹤峰上为弟子说法的故事,这里借用来表达对佛法的尊崇与传承之意。

接着“十指沥乾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楚云上人的这种决心和付出。"十指沥乾"形容他书写经文时鲜血浸透纸张,"终七轴"则表示他坚持到底,即使生命耗尽也未曾中断。而“后来求法更无君”一句,更深化了主题,意味着在楚云上人之后,再无人能达到这样的宗教成就和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楚云上人的描写,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极端虔诚与对道法的不渝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赞美与尊敬。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海上书怀(丁酉岁作)

十年不见鹳鹅军,千里犹残犬彘群。
涕泪每从天际老,檄书谁道日边闻。
荆蛮战克心犹忍,淮寇平来地已分。
莫怪腐儒东海上,时时哀怨动秋云。

(0)

寓所二首(丁酉二月)

草阁闲庭春水边,雨蒲风柳自纷然。
邻翁对客还争席,水鸟依人欲上船。
西北朝廷无使节,东南城郭有烽烟。
老夫避地非游说,正少苏家二顷田。
¤

(0)

池上(二首)

振衣书斋客,逍遥池上步。
林隈薄雾起,石隙幽泉度。
鸥迷夕树返,鱼触秋荷去。
清声水上来,欲去更延伫。

(0)

古意(二十首)

八弦何茫茫,千里复万里。
六马方骄悍,踸踔终未已。
东临碣石岸,西涉流沙水。
炎州气辉赫,幽谷水迤弥。
白日堕崦嵫,仓惶将何止。
王良本贱工,善御徒云尔。
焉能絷其足,伏枥啖刍鼓。
¤

(0)

邹园十咏 柳堤

柔条被晴莎,密阴覆芳杜。
逶迤起沙际,寂寞连水浒。
鸥眠雨未歇,莺叫烟初曙。
还将竹竿去,从尔钓春渚。

(0)

邹园十咏 棋墅

矗矗林影静,白石况如砥。
幽幽青苔色,离离见屐齿。
岂无橘中叟,还逢烂柯士。
日入始言归,相送青川涘。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