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清露冕游,鹧鸪啼处楚云流。
如花笑倚黄陵庙,日逐长安客自愁。
十月江清露冕游,鹧鸪啼处楚云流。
如花笑倚黄陵庙,日逐长安客自愁。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吴而待守归州(其三)》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江景和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首句“十月江清露冕游”写出了江水清澈,月光如露,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冷清的感觉。"鹧鸪啼处楚云流"则通过鹧鸪的啼声和飘荡的楚云,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哀伤。
“如花笑倚黄陵庙”运用了比喻,将友人比作盛开的花朵,即使在离别之际也带着笑容,但那笑容背后隐藏的是离愁。黄陵庙可能象征着故乡或历史的记忆,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最后一句“日逐长安客自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后独自面对长安(这里可能指京城)生活的忧虑和自己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
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
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
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
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
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