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东峰巅,又上西山顶。
人或笑其劳,吾自厉吾猛。细路循岩■,登顿披榛梗。
鸟鸣林壑幽,犬吠林坞静。
过涧时低头,攀崖还引领。
流泉足底鸣,激石声作哽。
曲磴盘环环,平梁横侹侹。
行行且复休,小坐据高岭。
南望海天阔,晴空开万顷。
城郭带斜阳,白沙接溟涬。
四山红叶红,更比春光靓。
傍晚寻路归,十步九换景。
童冠共陶然,歌吟忘路永。
到寺日已沈,夜游还烛秉。
寓内多名山,焉能遍游骋。
人苦不得间,蓬莱在人境。
才下东峰巅,又上西山顶。
人或笑其劳,吾自厉吾猛。细路循岩■,登顿披榛梗。
鸟鸣林壑幽,犬吠林坞静。
过涧时低头,攀崖还引领。
流泉足底鸣,激石声作哽。
曲磴盘环环,平梁横侹侹。
行行且复休,小坐据高岭。
南望海天阔,晴空开万顷。
城郭带斜阳,白沙接溟涬。
四山红叶红,更比春光靓。
傍晚寻路归,十步九换景。
童冠共陶然,歌吟忘路永。
到寺日已沈,夜游还烛秉。
寓内多名山,焉能遍游骋。
人苦不得间,蓬莱在人境。
这首清代诗人史梦兰的《由水岩过大峪登紫石崖》描绘了作者登山的艰辛与沿途的美景。诗中,诗人以连续变换视角的方式,展现了从东峰到西山顶的攀登过程。他不畏劳苦,自我激励,沿着崎岖的小路攀岩穿林,鸟鸣和犬吠增添了山间的宁静。泉水在脚下潺潺,石头撞击声回荡,山路曲折而险峻。
在山顶小憩时,诗人远眺海天一色,夕阳映照下的城郭与海边的白沙相接,构成一幅壮丽的秋日画卷。红叶胜春光,晚归途中景色多变,诗人与孩童老者一同陶醉其中,忘却了路途遥远。直至夜晚,手持蜡烛游览寺周名山,虽未能遍游,但心中对人间仙境蓬莱的向往犹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清人山水诗的特色。
歆艳清朝作贵官,人人都把命来看。
未言造化穷天理,且据干支铺卦盘。
富贵热中从古有,功名向上每才难。
荣枯勘破花开落,始识霜松自岁寒。
鱼龙曼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
冉冉游尘生辇道,迟迟春箭入歌声。
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燄平。
宴罢南端天欲晓,回瞻河汉尚盈盈。
江月主人清冰壶,以月名堂月不如。
门前船泊五湖客,两眼历照心与俱。
我来追凉暑云徂,牛腰大轴开我愚。
万口一辞赞叹月,还赞堂中老苾刍。
归涂昏鸦夜气作,东方拥出玉蟾车。
月堂著语何可已,金屑落眼成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