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家无馀奉钱,公子但给城南田。
十年共姜奉宗祏,清门不堕尚书贤。
黄门仲子美且仁,守祧爰作尚书孙。
共姜有子若巳子,子若子骞无间言。
吴生年少吾畏友,束发角巾共携手。
勖哉相砺犹弟昆,恒许登堂拜其母。
猗欤令德垂令名,清节严似青山清。
尚书门前霜十丈,寒入松柏俱坚贞。
奉觞再拜更前寿,三爵攸宜岂多又,高尚书门必贤胄。
尚书家无馀奉钱,公子但给城南田。
十年共姜奉宗祏,清门不堕尚书贤。
黄门仲子美且仁,守祧爰作尚书孙。
共姜有子若巳子,子若子骞无间言。
吴生年少吾畏友,束发角巾共携手。
勖哉相砺犹弟昆,恒许登堂拜其母。
猗欤令德垂令名,清节严似青山清。
尚书门前霜十丈,寒入松柏俱坚贞。
奉觞再拜更前寿,三爵攸宜岂多又,高尚书门必贤胄。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为寿吴母查太孺人所作。诗中描绘了吴母查太孺人的美德与高洁品行,以及她家庭的和谐与尊崇传统的精神风貌。
诗开篇即点出吴母查太孺人家庭的简朴与清贫,“尚书家无馀奉钱”,却能“共姜奉宗祏”,体现了家族对祖先的虔诚与敬重。接着,诗人赞美了吴母查太孺人的儿子们,他们不仅“美且仁”,而且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成为“尚书孙”。诗中提到的“共姜”和“子若子骞”都是古代孝顺的典范,暗示了吴母查太孺人家庭的教养之深。
随后,诗人彭孙贻以“吴生年少吾畏友”表达对吴母查太孺人的尊敬之情,并描述了自己与吴母查太孺人的儿子们一同成长的情景,强调了家族内部的和谐与相互激励。“勖哉相砺犹弟昆,恒许登堂拜其母”表达了对吴母查太孺人教导子女的感激与敬仰。
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赞扬了吴母查太孺人的美德与高洁,称她的品德如同“青山清”,并描绘了她家门前的景象,“霜十丈,寒入松柏俱坚贞”,象征着家族的坚韧与不屈。最后,诗人以“奉觞再拜更前寿,三爵攸宜岂多又,高尚书门必贤胄”结束,表达了对吴母查太孺人长寿与家族后代贤良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吴母查太孺人及其家庭的美德与精神风貌,是一首充满敬意与祝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