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其二》
《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今晨晴颇懒,昨夜雨犹声。

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鸣。

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

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

(0)
注释
今晨:清晨。
晴:晴朗。
颇:稍微。
懒:慵懒。
昨夜:昨晚。
雨:雨。
犹:还。
声:声音。
欲:想要。
社燕:燕子聚会。
先觉:先感知到。
半春:春天的一半。
莺:黄莺。
诗:诗歌。
一字:一个字。
苦:苦涩。
句:句子。
十分:完全。
清:清澈。
参透:深入理解。
江西社:江西诗社。
无灯:没有灯火。
眼:眼睛。
亦:也。
明:明亮。
翻译
今天早晨天气晴朗但有些慵懒,昨晚似乎还有雨声残留。
想要聚会的燕子已经察觉,春天才过一半,黄莺还未开始鸣叫。
写诗并非一字一句都苦涩,句子也不全然清澈无杂。
深入理解江西诗社的精髓,即使在没有灯火的夜晚,也能洞察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天气晴朗,但仍带有一丝懒散,因为昨夜的雨声依旧回荡在耳边。春天的气息渐浓,燕子已经开始忙碌地建巢,而莺鸟尚未鸣叫,半春时节的生机勃勃。

诗人通过“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不追求每一个字都要刻骨铭心,也不强求每个句子都必须完美无瑕。这是一种艺术上的超脱和自在。

最后,“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则是诗人以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洞察力自诩,尽管没有亮光照耀,但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十分明亮。这里的“参透”意味着深刻地领会和穿透,而“无灯眼亦明”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文化、艺术乃至生活的深刻见解,即便在缺乏外界光彩的情况下,内心仍旧光明。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与自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艺术追求的高洁态度。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读白乐天诗

渊明避俗士,出语未必俗。

冲口吐奇伟,往往写心腹。

外韬中劲刚,芒刃不堪触。

如渠不弦琴,非丝亦非木。

乐天后此翁,逸驾追奔躅。

未知沟中断,孰与朱与绿。

吾观外国风,雅丽岂不足。

自从受绳削,稗语弃不录。

嗟彼千载人,何但诗可续。

谁能学柳下,不受嫠也宿。

(0)

次韵通甫赠别

借我折弦琴,弹君不调曲。

此材从何来,妙斲峄阳木。

一奏唱离鸾,再和弹别鹄。

音响无人知,清绝过如玉。

若人太古民,不肯堕尘俗。

写兴希夷前,袖手澹无欲。

彼哉纨裤儿,下视等毛粟。

怜我来乡村,妙诗时往复。

相思隔碧云,清啸振幽谷。

老我空自怜,赖君时击触。

知音古来稀,不数晋荀勖。

纷纷筝笛耳,勿与相徵逐。

(0)

贺寺簿先生入新居

紫阳从西来,孤峰望吴越。

自昔有佳人,高蹈造理窟。

雉山走其下,清淑郁未发。

吾宗紫阳居,秀挺鸾凤骨。

家学印大程,南北斗柄揭。

迩来卜新居,佳气渺葱郁。

天香生桂兰,野性老薇蕨。

嬉游独乐园,翛然立清绝。

我来坐庭隅,幽草澹风月。

图书有真趣,为指掌中诀。

(0)

赠吴对山先生

绀裘久堕还天阙,结佩乘云遗玉玦。

耿光灭没不可望,一歃寒泉酹秋月。

(0)

和夹谷佥事题钓台十首·其三

龙信蛇屈各升沉,白发朱颜亦故今。

出处两难人不识,云山江水是知心。

(0)

和昭德孙闻鹃

平生抵掌志伊吾,闻著鹃声泪血枯。

故国蚕丛千古恨,雾关熊耳一身孤。

自从飞去啼痕在,纵不归来有梦无。

莫向延秋门上叫,门楼无数白头乌。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