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晴颇懒,昨夜雨犹声。
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鸣。
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
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
今晨晴颇懒,昨夜雨犹声。
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鸣。
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
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天气晴朗,但仍带有一丝懒散,因为昨夜的雨声依旧回荡在耳边。春天的气息渐浓,燕子已经开始忙碌地建巢,而莺鸟尚未鸣叫,半春时节的生机勃勃。
诗人通过“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不追求每一个字都要刻骨铭心,也不强求每个句子都必须完美无瑕。这是一种艺术上的超脱和自在。
最后,“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则是诗人以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洞察力自诩,尽管没有亮光照耀,但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十分明亮。这里的“参透”意味着深刻地领会和穿透,而“无灯眼亦明”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文化、艺术乃至生活的深刻见解,即便在缺乏外界光彩的情况下,内心仍旧光明。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与自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艺术追求的高洁态度。
渊明避俗士,出语未必俗。
冲口吐奇伟,往往写心腹。
外韬中劲刚,芒刃不堪触。
如渠不弦琴,非丝亦非木。
乐天后此翁,逸驾追奔躅。
未知沟中断,孰与朱与绿。
吾观外国风,雅丽岂不足。
自从受绳削,稗语弃不录。
嗟彼千载人,何但诗可续。
谁能学柳下,不受嫠也宿。
借我折弦琴,弹君不调曲。
此材从何来,妙斲峄阳木。
一奏唱离鸾,再和弹别鹄。
音响无人知,清绝过如玉。
若人太古民,不肯堕尘俗。
写兴希夷前,袖手澹无欲。
彼哉纨裤儿,下视等毛粟。
怜我来乡村,妙诗时往复。
相思隔碧云,清啸振幽谷。
老我空自怜,赖君时击触。
知音古来稀,不数晋荀勖。
纷纷筝笛耳,勿与相徵逐。
紫阳从西来,孤峰望吴越。
自昔有佳人,高蹈造理窟。
雉山走其下,清淑郁未发。
吾宗紫阳居,秀挺鸾凤骨。
家学印大程,南北斗柄揭。
迩来卜新居,佳气渺葱郁。
天香生桂兰,野性老薇蕨。
嬉游独乐园,翛然立清绝。
我来坐庭隅,幽草澹风月。
图书有真趣,为指掌中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