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狂拂剑指天山,中岁驱驰万险艰。
射虎将军频出塞,堕鸢老子晚征蛮。
莫誇兵法来圯上,但爱挐音出苇间。
风后大鸿三引首,一波长乞白鸥閒。
少狂拂剑指天山,中岁驱驰万险艰。
射虎将军频出塞,堕鸢老子晚征蛮。
莫誇兵法来圯上,但爱挐音出苇间。
风后大鸿三引首,一波长乞白鸥閒。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初诗人陈杰的作品,题为《和钦弟读予孙吴之作》。诗中,诗人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到中年后的征战生涯。"少狂拂剑指天山"描绘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剑指远方的豪迈;"中岁驱驰万险艰"则反映了中年的艰辛与挑战,频繁出塞与征讨蛮荒。
"射虎将军频出塞,堕鸢老子晚征蛮"两句,将诗人比作勇猛的射虎将军和智谋的老者,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的军事才能和不畏艰难的决心。"莫誇兵法来圯上"暗指学习兵法,但诗人更注重实战经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爱挐音出苇间"则可能指的是指挥军队的声音,表达了对战场策略的热爱。
最后两句"风后大鸿三引首,一波长乞白鸥閒",风后是古代传说中的造物主,大鸿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壮志,诗人以之自比,表达自己虽历经沧桑,但仍怀有追求和平宁静的心愿,希望能像白鸥一样自在悠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年轻时的热血,又有中年的沉稳,体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日月久栖迟,姓名谁得知。
头戴世儒冠,身著山人衣。
峻颔带薄髭,瘦骨撑疏眉。
青编口能诵,白饭手自炊。
苦茗一两碗,浊醪三两卮。
琴弹多旧曲,窗题少新诗。
别去动经年,坐来愁语离。
幽斋早葺罢,借榻重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