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选择在松树下坐禅,偶尔也会漫步于池塘之畔。这一切活动中,无论是行走、站立还是坐卧,诗人的内心都保持着一份宁静无为,没有世俗的欲望和牵绊。
“不觉流年过”表明时间在诗人眼里已经失去了它的重量,他不再计较岁月的流逝。相应地,“亦任白发生”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顺其自然态度,包括头发变白这一生理过程。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则是说诗人不在乎世俗的评价,他能够自在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悠闲。这两句强调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态度和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和心境,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倾诉的一种理想状态,体现了道家“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禹潴宕元气,浮客哀吟清。
洞庭发湓浦,崩波愁兼程。
若华夕阴裣,封楚归云征。
秋霜脆荣木,暮景革韶龄。
三洲闻鲍札,九派验桑经。
琴高翔赤鲤,江妃翳瑶英。
荧台光爌朗,气閤幻洪溟。
鱼鳖纷有化,吾生独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