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迹殊汗漫,有止必有竹。
作屋仍竹间,粗庇却易足。
便似黄州楼,明年恐南北。
君子固类聚,离之便云俗。
凡人有此好,其人亦如玉。
书来侥我图,漫笔写秋绿。
恐无清气骨,顾为此君辱。
宦迹殊汗漫,有止必有竹。
作屋仍竹间,粗庇却易足。
便似黄州楼,明年恐南北。
君子固类聚,离之便云俗。
凡人有此好,其人亦如玉。
书来侥我图,漫笔写秋绿。
恐无清气骨,顾为此君辱。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竹居》描绘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生活环境的诗意诠释。诗中,“宦迹殊汗漫”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官场生涯,而“有止必有竹”则象征着他对竹子的执着追求,竹子成为他心灵的寄托。在竹林中建屋,生活简朴却感到满足,这与黄州楼的隐逸生活相呼应,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君子固类聚,离之便云俗”进一步强调了君子与竹子的契合,认为君子应该像竹子一样高洁,远离世俗。诗人对于拥有这种竹居之爱的人,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人为“如玉”,表明其品格高尚。收到朋友寄来的描绘竹子的画作,诗人用“漫笔写秋绿”表达欣赏之情,同时也担忧画中的竹子缺乏竹子本身的清气和骨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竹居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高雅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