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蔡光禄,不肯拜司徒。
满朝愕相视,盖是时所无。
负乘初莫责,循墙乃当诛。
古书若尽信,夫子实欺予。
白头蔡光禄,不肯拜司徒。
满朝愕相视,盖是时所无。
负乘初莫责,循墙乃当诛。
古书若尽信,夫子实欺予。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晁公溯对中国古代官员蔡光禄的一种独特看法。诗中的“白头蔡光禄”可能指的是年事已高但仍坚守某种原则的人物,他拒绝接受司徒这一官职,这在当时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惊讶。诗人通过“负乘初莫责”一句,暗示蔡光禄的行为虽然看似不迎合常规,但不应过分指责,因为这可能是他对于权位的一种拒绝或对原则的坚持。而“循墙乃当诛”则可能意味着如果蔡光禄采取了更为圆滑或妥协的态度,可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最后两句“古书若尽信,夫子实欺予”,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如果完全按照古代书籍中的道德标准来衡量,那么蔡光禄的行为似乎并未违背先贤的教诲,反而显得蔡光禄的行为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蔡光禄坚守原则的勇气,同时也揭示了对古代权威和传统观念的反思。
忆昔先皇赏露台,鳌山半影落蓬莱。
群芳欲识龙颜喜,双阖时瞻雉扇开。
十里仙香濛碧雾,六宫韶乐隐新雷。
神仙旧事浑如梦,只有春风每岁催。
旧日潘怀县,长怜簿官卑。
清秋一摇落,绿鬓两衰迟。
今代诸孙在,遗风百世知。四声哦激烈,九折诉嵚?。
锻鍊心成癖,磨砻句少疵。
欲赓彭泽事,重和大苏诗。
得也聊三士,安之岂二宜。
慇勤倩蛮素,唱我反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