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斗起蛟龙穴,朱碧烂干夜明灭。
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清风与明月。
青鹢惊飞白鹭閒,丹枫未老黄芦折。
谁将横笛叫苍烟,无限惊波翻白雪。
洞庭林屋旧游处,玉柱金庭路巉绝。
水仙逢迎掺脩袂,问我归计何当决。
去年匹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热。
人生意气得失间,轻重剑头吹一吷。
莫将尘土涴朱颜,却待丹砂回白发。
长虹斗起蛟龙穴,朱碧烂干夜明灭。
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清风与明月。
青鹢惊飞白鹭閒,丹枫未老黄芦折。
谁将横笛叫苍烟,无限惊波翻白雪。
洞庭林屋旧游处,玉柱金庭路巉绝。
水仙逢迎掺脩袂,问我归计何当决。
去年匹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热。
人生意气得失间,轻重剑头吹一吷。
莫将尘土涴朱颜,却待丹砂回白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松江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长虹斗起蛟龙穴”以虹霓与蛟龙的神话元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江面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朱碧烂干夜明灭”则描绘了夜晚江面色彩斑斓,波光粼粼的动态画面。
诗人感慨太湖的广阔,“三万六千顷”展现出湖面的浩渺,而“多少清风与明月”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清静心境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通过青鹢、白鹭和丹枫等意象,描绘了江边的生机与秋色。
“谁将横笛叫苍烟,无限惊波翻白雪”运用笛声和浪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回忆起洞庭林屋的旧游,感叹如今的境遇变化,从“兀春寒”到“孤篷窘秋热”,流露出人生的无常感。
最后两句“人生意气得失间,轻重剑头吹一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哲思,认为在得意与失意之间,应保持豁达,不被尘世困扰。结尾“莫将尘土涴朱颜,却待丹砂回白发”寄寓了对青春易逝、岁月如流的感慨,以及对返璞归真、修炼身心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松江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个人经历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范成大的诗才和人生感悟。
宝月流虹,正元宵新霁,雪满瑶空。
灯火楼台灿烂,香蔼帘拢。
筵开罗绮,拥群姬、珠翠重重。
一品夫人初度,年年占断春风。
紫诰名高八座,羡翟冠霞帔,叠受褒崇。
曾侍采桑西苑,亲谒三官。
蓬莱深处,瑶池宴、首饮黄封。
但愿全膺五福,生儿拊凤攀龙。
问昭亭、故迹遗留多少。
有良朋、青鞋布袜,穿云烂漫寻讨。
爱苍霞、翩然放杖,仰层峰、高挂啼鸟。
碧瓦朱栏,飞楼涌殿,夜游秉烛,催觞到晓。
步荒祠、欲呼谢李,冥冥苍苔悄。
凌风去、齐州九点,长空飘渺。
但绝顶翠微未上,夹路苍髯犹小。
好重来、追寻奇趣,丹梯那便龙鳞老。
蹭蹬归期,安排诗律,破除万事深杯好。
更回首、白龙黄鹤,仙迹天南绕。
崚嶒处,石耸遗坛,麻姑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