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眼力健观书,卷里千言一览无。
官事簿书昏惘惘,效尤石上种菖蒲。
少年眼力健观书,卷里千言一览无。
官事簿书昏惘惘,效尤石上种菖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时精力旺盛、好学的读书人形象。他目光敏锐,读书过目不忘,显示出极高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诗人步入仕途,忙于繁琐的公文事务,感到迷茫和困惑,内心世界与先前的求知若渴形成鲜明对比。
"官事簿书昏惘惘"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被公务缠身,每日处理大量文书,以至于头脑昏沉、心情茫然的状态。他试图从这种困境中寻求解脱,效仿古人种菖蒲的习俗,寄情于自然,以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菖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雅和长寿,诗人借此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之外生活智慧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青年时期的锐意进取到中年后的内心转变,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
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
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
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
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
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
峥嵘缙山外,苍莽几千里。
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
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
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
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
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
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
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
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
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
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